【每周讀本書】《内心豐盈:提高生活滿意度的積極心理學方案》

...

【基本介紹】

《内心豐盈:提高生活滿意度的積極心理學方案》,作者【美】埃德·迪納,羅伯特·比斯瓦斯—迪納;譯者李心怡。中信出版集團2024年8月出版,22.4萬字

埃德·迪納(1946-2021),國際積極心理學奠基人之一。多年來一直緻力于主觀幸福感的研究,是國際積極心理學協會首任主席。此書是他與其子共同撰寫。

在本書中,父子整合了兩人30多年來對幸福的研究成果,将自己對幸福的深刻理解濃縮成"心理财富"這個概念。作者認為,心理财富是一個人能夠過上美好而平衡的生活的關鍵因素,它是對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的體驗,積累了足夠多的心理财富後,你将進入内心豐盈的狀态。

兩位作者通過大量研究發現,影響内心豐盈程度的因素包括:身體健康、支持性人際關系、有意義的事業、物質條件、社會文化、适應力、生活意義感,以及認知因素。這本書詳細研究了這些要素,以科學的實證研究為基礎,擺事實、列證據,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獲得幸福感的AIM 法則,帶領讀者不斷提高内心豐盈程度,提高生活滿意度。

全書共分4個部分13章:

第1部分 理解真正的财富,共2章:心理财富、心理财富的兩項原則。

第2部分 快樂的人擁有更佳表現,共3章:健康與快樂、快樂與社會關系-你無法孤軍奮戰、職場中的快樂-快樂有價。

第3部分 幸福的原因和真正的财富,共5章:錢能買到幸福嗎、世界上最快樂的地方-文化與幸福、先天與後天-幸福是否存在設定值/能否改變設定值、我們的水晶球-預測幸福、提升幸福感的AIM法則-注意/理解/記憶。

第4部分 如何實現内心豐盈,共3章:你可能會過于快樂、快樂生活、測量心理财富-你的内心豐盈水平。

【閱讀感受】

1.

你幸福嗎?什麼是幸福?如何定義幸福感?幸福感有哪些心理基礎?什麼是心理财富?心理财富有哪些原則?怎麼提升幸福感?如何實現内心豐盈?

在閱讀過程中,作者給出的答案有一些是出乎我意料的。

比如,幸福是一種可利用的資源,而不僅僅是可享受的情緒;

比如,快樂可以由你來掌控,樂觀是可以習得的;即使是帶有快樂基因的人,也必須通過努力才能将其快樂潛力釋放出來。

比如,幸福感可能是有上限的,就像所有财富一樣,隻有達到平衡狀态,并且不被濫用,心理财富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比如,如果讓人們在調查問卷中用1~10分來評估自己的幸福水平,得分在8分左右的人往往會取得最突出的成就。這或許是因為,得8分的人不僅從快樂中收獲了創造力和精力,同時,他們的内心也保留了一絲絲憂慮,能夠鞭策自己進步。

2.

如何定義幸福?作者認為,幸福不僅僅是一種情感;幸福是一種廣泛的心理狀态,而情感隻是其中的一部分。作者将“幸福感”的科學術語定義為“主觀幸福感”,認為幸福感就是我們積極思考和感受生活的代名詞。

主觀幸福感=積極情感-消極情感+生活滿意度+心理富裕程度

心理财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财富形式,即通過培養積極的态度、親密的關系、信仰,以及投身于富有意義感的目标來獲得幸福感和滿足感。

激發人類幸福感的五種最基本的心理基礎(PERMA):積極快樂的情緒、沉浸其中的投入、美好的人際關系、有意義的事情、有成就的感受。

随後,作者給出了心理财富的兩大原則:(1)幸福是一種過程,而非某個終點。幸福在于旅行的方式,而非目的地本身;“幸福不在于擁有什麼,而在于做了什麼”。(2)幸福本身就是一種資源,你可以利用這種資源來實現生活目标。”幸福感在某種程度上是心理财富的基石,因為它是一種情感貨币,可以用于其他目标的投資“。

”幸福的人生活得更好”。作者認為,幸福感不僅僅是一種我們所追求的愉悅情緒,更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快樂不僅能讓你感覺良好,而且能夠提升你在社會關系、靈性、工作和健康等方面取得成功的可能性。簡而言之,快樂是你需要培養的一種重要的、有用的生命資源。

幸福感與健康、人際關系和工作之間的聯系構成了心理财富投資組合的基礎。所以,作者在研究中特别關注了心理财富的三個方面——健康、人際關系和有意義的工作。

作者認為,積極的生活态度是構築幸福感的關鍵,将AIM法則應用到生活中對于提升心理财富至關重要。AIM是注意(attention)、理解(interpretation)和記憶(memory)三個詞的首字母縮寫,這三個詞代表了積極态度的基本組成部分。積極樂觀之人傾向于關注積極事物(注意),常常将感情色彩中立的事物視為積極事物,并在逆境中成長(理解),也更傾向于回憶美好的時光(記憶)。

3.

作者建議我們去定義自己的最佳快樂水平。我們不僅要去感受快樂的頻率,還要感受快樂的強度,甚至快樂的類型。

作者說,當你思考更多的快樂是否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益處時,你應該思考不同類型的主觀幸福感,這是很重要的。例如,你或許想要提升生活滿意度,但你覺得自己的積極情感已經足夠。或者你可能想要提升工作滿意度,但你對自己的婚姻已經十分滿意。因此,要想提升幸福感,你需要仔細考慮自己想要增加哪些類型的幸福感。不同的幸福類型之間有時會有沖突和權衡。随着年齡的增長,我們在幸福的各個方面也會有不同的取舍。

随後,作者提出,要允許自己在大體保持積極情緒的同時,時不時感受到消極情緒。因為經常處于平和的快樂狀态是有益的、偶爾的消極情緒也是有益的。然後,去追求你認為重要的目标和價值觀,并享受這個過程。

作者引用了心理學家羅伯特·施瓦茨的觀點,”積極思維和消極思維之間存在一種最佳平衡“。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高效,一些消極思維是必要的。在這裡,作者用了一個很精彩的比喻,”情緒就像一個燃油表,在生活這條路上,它會給予我們重要的反饋,提醒我們進展是否順利——究竟是平穩地行駛數英裡,還是突然失去動力。但是,對于那些努力追求單純的積極情感,或者鼓勵你變得更快樂的人而言,情緒燃油表就像是卡在了滿油狀态一樣。任何一個開過燃油表發生故障的車的人都知道,在這種情況下是無法獲得至關重要的反饋的“。

另一個比喻同樣精彩,”快樂于你有益,但你未必需要追求更多的快樂,就像你未必需要補充更多的維生素一樣”。

4.

快樂、樂觀、幸福是可以習得的。這是此書帶給我最大的觸動。

作者說,即使是帶有快樂基因的人,也必須通過努力才能将其快樂潛力釋放出來,正如一個天生智商高的人并不一定知識淵博,除非這個人肯努力學習;或者一個有藝術天賦的孩子,隻有勤練技藝,才能在藝術上有所成就。如果一個人生來就是不快樂的性格,那麼他必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收獲快樂,有時甚至需要别人的幫助來應對壓力或抑郁。

基因隻是快樂的一部分誘因,但不是全部因素。例如,基因表達可以被我們的生活環境改變。正如競技能力能夠使我們在運動比賽中摘金奪銀一樣,性情雖然有助于人們收獲快樂,但我們需要培養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才能挖掘其潛力。我們的幸福設定值是可以改變的。

我們追求的一些外在條件隻能在短期内帶來快樂,更重要的是要享受創造幸福的活動本身以及為追求幸福而努力的過程。如果一個人渴望赢得某個獎項,那他最好能學會享受為之而努力的過程,因為獲得該獎項本身隻能産生一種短暫的快樂。相比之下,為實現目标而投身于各種各樣的活動并努力奮鬥,則是我們一生的課題。

5.

如何測量我們的幸福感、心理财富、内心豐盈水平,這是我非常感興趣的部分。

作者給出了測量方法:

一是測量生活滿意度。對大多數人來說,生活滿意度取決于生活的各個主要方面是否進展順利,如人際關系、健康、工作、收入、精神狀态,以及休閑活動。作者認為,在衡量生活滿意度時,評估幸福的确切标準取決于個人。但總體來說,生活滿意度較高的人通常擁有關系親密且相互支持的家人與朋友,親密的浪漫伴侶(盡管這不是絕對的),有意義的工作或退休活動,愉快的休閑時光和健康的體魄,生活滿意度較高的人認為生活充滿意義,會給自己樹立重要的目标和價值觀。

二是測量情緒幸福感。除了對愉悅感和不愉悅感進行評估外,還要對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評估,即“快樂平衡”,也就是我們所體會到的愉悅感與不愉悅感的頻率之差。

三是心理富裕量表。這一量表不僅可以衡量我們對自己生活的良好感受,還可以衡量心理财富的關鍵組成部分(如緊密的人際關系、自尊、能力、工作投入和精神)是否表現正常,以及你的生活是否有目标且富含意義。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馬丁·塞利格曼曾指出愉悅的幸福感和基于生活意義與目标的幸福感之間的區别。正如他所說,幸福感重在平衡,完整的幸福既包含愉悅感,也包含意義感。

作者進而提出,關于幸福的自我報告與生物學測量之間存在關聯,這表明詢問人們的幸福水平是衡量幸福體驗的有效途徑。對幸福的專業研究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生物學測量、自我報告、知情者報告、思想清單和記憶測量法、經驗抽樣法。所有這些測量方法都可以相當準确地描繪出一個人的總體幸福程度。如果結合使用這幾種測量幸福的方法,專家便能獲得較為精确的幸福感測量數據。事實證明,心理學家對于幸福感的測量與經濟學家衡量收入水平類似——較準确,但并不完美。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