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言靜語(132)
早飯後先生和你絮叨着他的夢境,他夢見人物可是真多呀。你感覺他是一個超級的編劇,咋有那麼多的人走進他的夢境裡呢?
他說的那些人物,都是家族裡的人物,你也都認識。見過幾次面的那些長輩或是平輩們,在他的夢境裡呈現的狀态是你沒想到的,完全是出乎意料的,不知道夢到底是怎樣有意的編排。
他夢中的嬸子是你的嬸婆,也是你們的媒人,已經很久都不見了,她在另一座城市生活。先生的夢裡的她,出現的方式很特别。
或許是到了年紀吧,會帶着更多的覺察看認識的那些長輩們,或者平輩們的日子變化。
一切都在平衡中。
年少時覺得這是一句空話,哪裡有什麼平衡啊?這世道處處都是不公平,階層的差異,貧富的懸殊,求而不得的絕望。
年過50歲以後,會帶着一份探尋,探尋熟悉的知道的那些人的日子。再套用平衡的法則,好像大多人的日子都是适用,平衡也好,輪回也罷,好像有規律。
越來越覺得有些看不見的力量,是真實存在,你已經真切感受到了。或者是自身經曆的,或者是見證着别人的經曆。
現在才想起來,年少時看長輩們對待某些事情的謹小慎微,又或者各種敬畏虔誠,就愈發理解和明白了。
先生輕松講述着他的夢,講述他夢裡的親人們。講述着他已經離世的爸爸,和依然在世的媽媽的劇情。
先生的講述帶着他的認知和色彩,但你似乎聽出了一些東西,你知道你的感受隻是你的,你不能表達出來,隻把那份感受留在那裡就好。
先生講着聊着,然後半躺在沙發上又念叨着,今天應該回家看看老人了,又是周末了老人家會盼着呢。他像是說給自己聽,又像是說給你聽。
他回家的念頭出來随口說了出來,作為他忠實的聽衆和最佳的觀衆,是要配合的。你積極的回應着說要一起回去,畢竟已經你有幾周,都沒有回去看望老人。
你的積極回應他非常的開心,他馬上起身開始收拾,準備回老家要帶的東西。
連着打了兩個電話,婆婆都沒有回應。先生念叨着,老人可能又到胡同口,和人聊天去了吧。
想一想年近90歲的老人,即使打不通電話兒子也是安心的。這感覺真的不錯,當然是源于他和姐姐通過電話,知道老人安好。
那條回家的路終于修好了,新修的路并沒有加寬,依然還是雙向兩車道。因為是周末,道路上的三輪車,兩輪的電動車多。
道路兩旁多年的楊樹已經砍伐幹淨,新修的路邊都栽上光秃秃的法桐樹,工人師傅們正在固定鐵皮欄杆。
想着沒修路之前,遮天蔽日的林蔭大道的盛景,或許需要兩年三年又或者五年才能達成吧,畢竟剛剛栽下的法桐樹都是個頭小小的。
老路連同着老樹,連同着過往的某些印記,似乎也漸漸的消退了。走在這條沒有樹蔭遮蔽的新路上,感覺心緒有些複雜。
多少年來,坑坑窪窪的這條路啊,春夏季遮天蔽日的物語,秋冬季幹枯的粗壯枝幹的呢喃。
多少次你一個人開車往返着躲避着,那條老路,那些老樹,知道你太多先生都不知道的秘密。
如今老路變身了,老樹也消失了,那些無助哭泣呐喊也被埋葬啦。
你知道合适的機緣,自己開車在這條路上做一次徹底療愈,這是你和這一條路的新約,而身邊的那個他并不知曉。
他無需知道,因為即使知道他也不能懂,他永遠無法理解你的感受。
油黑發亮的柏油路舒暢,沒有了坑坑窪窪的舞蹈。作為司機的先生,駕駛着惬意自在,吹着口哨的他一路馳騁。
進到小區裡沒有紮堆聊天的老人,可能是。太陽升高了,天熱了起來,老人們都回家了。
要開門時發現裡邊鎖上了,從外邊開鎖後,婆婆笑着從衛生間出來,衣服都沒有穿好,說自己在洗澡。
突然看見老人沒有系好扣的上衣,你下意識的轉開了眼睛。老人毫不介意一邊和你們說着,一邊進到了客廳坐到沙發上,老人的紐扣還沒有系好。
老人對你們完全沒有設防,是啊,在老人的心裡,你們都是她的孩子。
你想起來N多年前,那時孩子還小,有一次夏天你們沒回家,婆婆竟然沒有穿上衣,她毫不顧忌兒子和媳婦到來。當時是那個做兒子的,拿着婆婆的衣服給穿上的。
N多年前夏天的村落裡,光着上身的老太太并不罕見,有意或者無意總能見到。
你到廚房把西瓜切塊,用一個盤端到客廳,婆婆問這西瓜咋沒有皮呀?
旁邊的兒子随手拿出一塊遞給婆婆,老人接過西瓜大口吃起來說,哦,你把西瓜皮都削去了。
老人又絮叨着說他兒女們的事情,可能是在路上那些老樹情景引發了你好多的思緒,在聽老人一些論調時,就更多一份覺知。
先生或許覺察到你的感受,和老人說起來村裡的事情,老人果然就把話題轉移了。
說起來村裡前幾天過世的老人,是吓死的。去醫院查出了一種毛病,老人下午還在菜地澆菜呢,晚上回家聽兒子說起病情,半夜裡一根繩索就結束了性命。
過世的老爺子80出頭,還健健朗朗的呢,平常還自己種菜種地,這老爺子一走,剩下的老太太住僻靜的老房子裡,子女們就不放心了。
他們在社區裡沒有房子嗎?當時買房排号的時候,你好像見過他兒子在那裡辦一些手續的。
婆婆笑了有些驕傲說:兒子是買用老人的名義買的房,新房子都收拾好了,不讓老人去住啊。
沒了老伴的老太太,被兒子們接到城裡去住了。你心想着婆婆或許會羨慕,被兒子們接到城裡去住的那個老太太吧。
婆婆的話裡話外語音語調,卻是另一種表達。在婆婆看來,那老太太從此沒了自由,是個可憐的人。
婆婆對于自己有一套嶄新的樓房居住。也很是得意,很是滿足。每當說起來有些老人沒有房子住,被子女們各種嫌棄甚至虐待時,婆婆的幸福感就油然而生。
幸福可能真的需要比較,才能更清晰吧。
現在整個社區裡,婆婆是年紀最大的一個,她行動自理,自己住着一套房子,偶爾子女們過去陪着住幾天,大多時候她喜歡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她喜歡無拘無束的自由。
婆婆的幸福感好像與日俱增,大多是源于和胡同裡的老太太們,拉呱說話比較後得來。
你看着聽着老人講着,那富足的雞魚肉蛋瓜果蔬菜的那份滿足。又想起她年少時缺衣少穿,饑寒交迫的日子,又想起了一個詞,平衡。
命運一切或許都是安排好的,原來所有的苦難之後都是會有眷顧的。
回程的路上,先生的幸福感也好像滿溢出來,看着接近90歲老人那舒展的姿态,做兒子的當然是幸福呀。
走在順暢的路上,看着旁邊那張歡愉的臉,想着老人那份滿足的笑。烏黑閃亮的柏油路太陽光映照着,某些玄幻的光圈光亮,在向你訴說着,你閉上眼睛,感受那些光圈,那些光亮,你知道某些平衡正在進行中。
24年6月23日。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