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被抓墜亡大學生:其實很多孩子都處在崩潰的邊緣
最近,聽到一個讓人非常心痛的消息:山西大學生時某,因為考試作弊被抓,無法承受,最後選擇了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
更讓人心痛的是,在跳樓前他給媽媽發了一條微信,說:“媽,對不起,不要想我,我配不上。”
一次考試這麼小的一件事,為什麼就會有學生因為這個,而不堪重負,這麼輕易的就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01 是這個社會錯了,還是我們自己錯了呢
網上的言論基本上分為兩派,一派是說學校責任更大,很多學生考試都在作弊,但是隻抓了時某,處理不公平,導緻了他輕生的行為。
另一派是說時某自己抗挫折能力太差,家長也沒有注重這方面的教育,所以導緻了這個慘劇。
那麼到底是學校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呢?
先不論是誰的錯,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個非常基礎的心理學知識:當一個人産生行為,一定是由兩個原因共同作用的,内因和外因。
如果完全沒有外界的刺激,即使内因足夠大,這個人也是不會做出任何動作的,反之也是一樣,如果外因足夠大,但是一個人完全沒有内部動力,也是不會産生行為的。
所以說,分析到底是哪一方的問題本身就是沒有意義的,一定是内因和外因同時作用的結果。
時某原生家庭的教育導緻了他對于生活中某些事情理解上的扭曲,再加上學校老師的做法刺激了他,才導緻了這個慘劇。
02 為什麼有人看待事物這麼極端,原因都在原生家庭上面
為什麼有人做事非常極端?
我們身邊可能都會遇到這種人:絕對不能被批評,隻要對他稍稍有那麼一點質疑,他就直接暴跳如雷,先是立即否認自己的問題,然後就是憤怒相向。
工作中生活中,難免有做錯的時候,承認錯誤對于普通人來講并沒有那麼難,為什麼有人面對自己的錯誤就像遇到了會吃人的怪獸一樣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一個細節,就是時某在最後給媽媽發微信的時候,是在道歉,很卑微的給媽媽道歉,說他不配,這是一個極度自卑的表現。
後來再聽他媽媽和親戚朋友描述時某家庭教育的時候,我大概也能明白為什麼時某會有這樣的反應。
時某的爸媽都是教師,平常對于他的管教也非常嚴格,父母對于失敗的低容忍度,讓他極度恐懼自己“不行”這件事,在平常的嚴厲教育中,自尊已經被打壓到最低,甚至一次考不好,都能壓垮他。
在我們經曆過的個案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家長對于孩子非常嚴厲的教育,導緻孩子極度自卑,恐懼承認失敗,因為失敗意味着要挨罵、甚至挨打,不過這些其實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失敗意味着失去父母的愛。
我們生活總存在着很多“用分數來決定愛不愛的父母”。今天考100分,我真是愛死你了寶貝!明天考了60分,我沒有你這個兒子!
其實我們都知道,孩子不管考多少分,家長都是愛的,但是很多家長的表達,讓孩子誤以為,隻有分數好的時候,爸媽才是愛我的。
時某可能也是處在一個這樣的家庭中,被父母剝奪了被愛的權利,讓他恐懼不敢面對,甚至可以用結束自己生命來逃避它。
03 我們認真的關注過孩子的情感嗎
之前我有一個來訪者,是一個高三的女孩,在高考前一個月崩潰了,有自殺傾向,最後也沒有去高考。
最後在了解她家庭教育的時候,發現她竟然是一個“别人家的好孩子”,從小到大,每天的課外班都是排的滿滿的,沒有一個周末休息過,學習也是學校的尖子生。
但是為什麼别人眼裡這麼好的孩子,人人都羨慕的孩子,到高三甯願去死也不想高考了?
因為她的彈簧沒有彈性了。
人的心性是有限的,就像彈簧一樣,每次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都是在給自己的心理施加壓力,如果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是在釋放壓力。當然有壓力,有釋放,這個彈簧就是好的,但是一直有壓力,沒有釋放,久而久之,這個彈簧就會失去彈性。
這個女孩父母一直在不斷的壓她壓她,最後彈簧彈不起來了。
我們傳統的教育方式很容易進入一個誤區,就是教孩子不能承認失敗,承認失敗就是弱者,不能有負面情緒,不能懶惰,學習是對的,玩就是不對的。
但是想想我們成年人,有挫敗感、有懶惰的時候不是很正常嘛,既然我們都做不到得事情,為什麼要強迫一個孩子這麼做呢?
我們對于孩子情感上的關注是不是太少了呢?
一直再用一些根本沒有動腦子好好思考過的空話,在要求孩子,這樣是非常可怕的。
回頭想想,如果那個墜樓的男孩家長,每次在他考試不好,或者受到挫敗的時候,不是先批評他,而是先問問他的感受,問問他是怎麼想的,讓他原諒自己這一次的失敗,告訴他失敗并沒有什麼,下次繼續努力就好啦。
那麼他可能就不會為了考試成績而去作弊,也不會因為作弊被抓,害怕面對家長,覺得自己配不上父母的愛了吧。
特别想對各位父母說:如果你對孩子不好,他不會停止愛你,但他會停止愛自己。糟糕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一生痛苦,而好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受益一生。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正确的育兒方法吧!
- 上一篇 親子關系決定孩子的一生,你足夠重視了嗎?
- 下一篇 “媽”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