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生命

我是在感受到自己對生活不堪重負的時候,開始踏上自我療愈之路。從第一次踏進心理咨詢師的大門到參加心理咨詢師系統培訓,從噩夢不斷到睡眠倍兒棒,從憂愁滿臉到笑口常開,諸如此類的一系改變中,我發現一個人看起來富貴尊嚴幸福并不标志着他們真的可以感受到滿足自信幸福,内心的淡泊祥和才更能感受到幸福并維持健康的體魄。

所以療愈自我之路,不僅僅是那些所謂“不幸”之人需要走的路,而是大部分人都要潛心修習的人生幸福之旅。這條路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人生美好感受,比如發現真理、光、愛、溫暖和力量等等,這些都可以極大地豐富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活得精彩紛呈,内心充盈,信心百倍。

現實社會是最大的修行道場,猶如檢驗真理離不開現實的實踐一般。修行就是勇敢地面對鮮血淋淋的現實,找到事情背後的真相(真理),然後逐個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感受到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的成就感,才能更加有力量去克服更多困難,攀登更好的人生山峰,并踏實走好人生每一步。

父親從小就教誨我要拼搏進取、自強自立,并把這些警言無數遍寫在我的書本扉頁上。我遺傳了父母親的勤勞簡樸、聰明拼搏和責任擔當,卻沒有遺傳母親的視死如歸的勇敢的大無畏精神。工作和生活中,我是拼命三郎,像個勇猛的女漢子,但是我又是一個千真萬确的懦弱的優柔寡斷的形象。面對困境,我真的有過怨氣沖天的焦躁不安,也真的想過要毀滅一切來徹底了斷痛苦,然而我又堅信事在人為,不管是實實在在做事情,或者是開動大腦去想象,總之,大自然生我必然給我生存之路。那麼我自己就要努力去探索一條拼搏、平安和幸福之路。所以,我用信念一次次摁下自己腦海中不時冒出的魔性。當我實在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讓自己安靜下來的時候,我失眠了,我感覺自己可能會像一頭失控的獅子一樣爆發出來,我有點抑制不住要摔東西和攻擊他人。此時,我判斷自己病了,必須快速醫治。我不能損害物件,更不能傷害别人,這是做人的原則問題。做人要對外界人事物永遠充滿敬畏之心,有底線。于是,我開始想辦法改變自己。十二年前我偷偷摸摸地電話約了當地三甲醫院的一名年齡比較大的婦科專家加心理咨詢師,并在一個很黑又寒冷的夜晚走進了這位心理咨詢師較為隐秘的咨詢辦公室。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我開始讀更多心理學方面的書籍、開始有規律地鍛煉,開始内觀,開始逐漸安靜下來,然後一步步走向平靜、拼搏而又幸福的美好生活。

四十年以來,我從一開始到最後做對2件重要的事情。第一、努力工作,做一個自強自立的人。這是我實現人生目标的尊嚴和底氣。第二、以孩子為重,無條件且堅定地一個人承擔起撫養孩子的責任義務。其他事情選擇錯誤,對我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但都不緻命。打不死我的一切,都将成為我腳下的墊腳石。

我不追求完美的人生,我也相信沒有完美的人生,且抓大放小吧。

我從今天開始第二遍閱讀美國的伊迪絲•伊娃•埃格爾《越過内心那座山》,并在簡書利用一周時間進行主要内容和自身感悟的分享。期待與喜歡心理學,尋找自我,修行的人共同學習進步。


作者簡介:50歲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94歲仍以旺盛、堅韌的生命力從事着助人為樂工作,并持續堅持寫作至今(現在她已經96歲了),令人欽佩。奧斯維辛集中營是名副其實的人間地獄,千千萬萬個生命終結于此,但也有無數的生命從這煉獄中涅槃,綻放出磅礴的生命力量,維克多•弗蘭克爾和伊迪絲•伊娃•埃格爾就是其中的代表。

...

樊登讀書會推薦個人成長書目

【完】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