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想法
今天在辦公室和同事閑聊,提到現在的孩子為了一點小事就和父母鬧意見;疫情期間,有的小學生因為作業沒完成的事情也跳樓自殺。
昨天下午第一節音樂課下課後,我走進教室,看到音樂老師正在安撫兩個七歲左右的孩子。男孩哭得眼淚汪汪,女孩子也紅着眼圈。我連忙問老師,怎麼回事?兩個孩子都哭了?音樂老師笑着告訴我:"在書架上取下的書,看完後沒有及時放到教室的書架上。後來我問誰取下的?沒人承認。"老師就讓兩個孩子一起把書放到書架上。本來事情很簡單,但是兩個孩子都哭了。
由此,我想到現在的孩子受挫能力太差了。這種受挫能力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關注度太高了!導緻現在的年輕人到了而立之年,仍然對金錢沒有概念,對父母的辛苦熟視無睹,漠不關心,從而養成冷酷,自私自利的性格。
愛孩子是人的天性,孩子從呱呱落地起,就受到六位長輩的疼愛。爺爺奶奶疼愛, 外爺外婆的呵護,爸爸媽媽的陪伴,孩子在蜜罐裡成長,有這麼多人的照顧,稍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感到委屈。所以說,現在的孩子需要的是健康的成長,自我意識的覺醒,獨立生活能力的增強。
聰明的父母跟在孩子身後,看着孩子走路。雖說磕磕絆絆,但是孩子自我成長就會快些;相反的有的父母,愛子心切,抱着,領着,站錯位置,以至于孩子到了而已之年,仍然不能左右自己的事情,一切聽從父母的安排。自我成長很慢,對生活的認識也是懵懵懂懂。
因此,過分的關注,對孩子成長來說并非好事。蹲下來引導孩子,接納越多,孩子的心胸才能開闊起來,對生活的信心才能增強,對大人的關愛才有可能發展起來。
- 上一篇 想給孩子太多
- 下一篇 誰愛誰先輸?不,我不相信!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