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失而複得的文件

【鄭重聲明: 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老朱要提拔了。”聊天中,單位二把手有意透露給小張。

“哦,不錯呀,他就是有時候比較“直率較真”,總體還是很優秀,很為他高興。”小張恍然大悟,直接說道。作為科室負責人,小張還是有覺悟的。

很快,老朱的考察程序也順利啟動,聽說全票通過。

一切提拔流程井然有序,隻是這兩天,人事科反映十多年前一份關于老朱的任命批複文件找不到,需要小張幫忙。

小張趕緊交待科室經辦查找。結果隻在電腦上找到當時移交的word檔文稿。經辦有些自以為是,提出打印出來蓋個章,就當是當時的文件。但被科室其他同事一起否定了,大家覺得不大合适。

随後,小張把這份“word檔文稿”轉給檔案管理員,讓他再抽空找下。

第二天,人事科又問小張可有找到。小張反饋已有讓檔案管理員查找。

到了下午,檔案管理員回信息:“老朱的文件,檔案室我找了,沒有呢。”小張立即把情況反饋給了人事科。

過了會,小張接到了二把手電話。提出要根據“word檔文稿”重新發文,如果需要走流程再跟一把手彙報。應該說這是件很重要的事,因為平時二把手一個星期也不一定會主動給小張打一個電話。

小張有些想不通,總覺得有些不夠嚴肅,過了十多年了還能走流程發文嗎?不過也是頻頻點頭,屆時再彙報一把手吧。

懷着一絲希望,小張申請親自到檔案室查找,可惜直到下班了也沒有找到。

路上,小張又聯系了當時的收文單位,原來對方大概隻是在辦公電腦上查了下,然後沒有查到,加之是前幾任移交,就反饋“找不到”了。小張趕緊讓對方第二天再到當年的紙質文件堆找看看,至少還是有一點點希望。

晚上,人事科又打電話找小張,提醒小張如果找不到,是不是問下領導看怎麼處理。小張有點納悶,回道:“可以呀,反正領導交待怎麼做,我就怎麼做。”人事科還反饋,上面有經辦似乎不滿意“找不到”這個結果,“就在一個單位裡面,怎麼會找不到,該補就補啊。”小張很無語,這補的能行嗎?弄巧成拙怎麼辦?上面這位經辦要負責嗎?

第二天,小張早早地到了辦公室,在曾經發文的文件堆裡一份份查找,終于找到當時的發文文件。

同時,當時的收文單位也回複,找到了當時的批複文件。

如此,也算有驚無險。

小張覺得很奇妙。考察時全票都通過了,但是一份批複文件卻差點找不到,是為什麼呢?一方面,最早的發文機制不完整,沒有存好紙質和電子掃描件,資料移交和人事檔案也不完整,一直沒有查缺補漏,導緻這些年一直沒有文件卻不自知。

另一方,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一些人并沒有靜下心來思考,比如文件壓根沒有存在電腦上,卻用現在的電子化辦公思路簡單地在電腦上查找、簡單地回複找不到,沒有精準地提出或想到從某一年的紙質材料堆裡查找,又或許想到了,但是查找起來太過麻煩。因此用行動回複你:“我做了,我有做,沒找到不關我的事。”

還有一些人,他們隻要結果,眼裡沒有“不行”,一切皆有可能,或許他們已經見慣了補材料,有需要的人就趕緊給予補上,沒有需要的人就視而不見。倒是可惜了那些老實人,可能直到退休,還不知道自己的檔案并不完整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