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司馬懿
但凡名氣大的文學作品,後世總會有各種不同的解讀。或許有些觀點是原著作者都沒想到的,後來的讀者才思敏捷、思路開闊,解讀出了更多的東西。今天,我們就來說點三國。《三國演義》這本書,其實,它就是“演義“,不是史書。但是,你要說懂三國的人,我認為80%都是把它當曆史書來讀的。換言之,80%的人所知道的三國曆史,都來自《三國演義》。
今天,假設穿越回1800多年前的前代,我們來問司馬懿幾個問題。
問題一:你覺得你比諸葛亮聰明的地方在哪裡?
諸葛亮雖有經天緯地之才,然其過于謹慎,缺乏決斷力。我則能審時度勢,随機應變,善于把握戰機。故我認為,我比諸葛亮更具智謀。
問題二:有人說你打不過諸葛亮,但是你命比他長,把諸葛亮給熬死了。
諸葛亮之才,天下無雙。然其過于操勞,身體虛弱,而我則善于養生之道,身體健康,因此能夠長久地為國家效力。若論智謀,我雖不如諸葛亮,然我能在戰場上屢戰屢勝,并非靠智謀,乃是靠我之勇略和經驗。若論勇略,我豈會輸于諸葛亮?
問題三:諸葛亮說你雖有智謀,但用兵多疑,你對這個話怎麼理解?
亮言過其實,我之用兵,乃是根據戰場實際情況,随機應變,并非多疑。若我不疑慮,豈能在戰場上屢次獲勝?亮雖有智謀,但其過于謹慎,缺乏決斷力,故其用兵常失良機,而我則能抓住戰機,果斷出擊,取得勝利。若論智謀,我豈會輸于諸葛亮?且亮雖有智謀,但其過于操勞,身體虛弱,而我則善于養生之道,身體健康,因此能夠長久地為國家效力。若論身體,我豈會輸于諸葛亮?
問題四:你覺得諸葛亮為什麼在面對你的大部隊的時候還敢大膽的使用空城計?
亮以空城計退我兵,實乃欺我。亮知我用兵謹慎,必不敢輕舉妄動。故設空城計,令我疑其有埋伏,不敢進攻。實則亮城内兵馬稀少,不足以抵擋我大軍。我雖中其計,然此事亦證明亮之智謀過人,我不如也。亮雖勝我一局,然我必吸取教訓,日後定當謹慎行事,不再中其計謀。且我大魏人才濟濟,又怎會輸給蜀漢?亮雖有智謀,亦難以改變天下大勢。我大魏一統天下,乃是天意所歸,亮亦無力回天。亮雖用計巧妙,然我大魏實力雄厚,豈會因此而受挫?我必整頓兵馬,再次出征,定要滅蜀漢,統一天下。亮雖用計巧妙,然我大魏實力雄厚,豈會因此而受挫?亮雖有智謀,然亦有其局限性。若我大軍攻城,亮豈能抵擋?亮用空城計,實乃不得已而為之。若我大軍攻城,亮必敗無疑。亮雖用計巧妙,然我亦有應對之策。
問題五:有人說,你當時明知道空城計是不存在的,卻故意不帶兵攻進去。這是真的嗎?
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城門大開,必有埋伏,我若攻城,必中其計。
問題六:接上個問題,有人說你是怕把諸葛亮給殺了以後你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你對這件事情怎麼看?
仲達一生,文能安邦,武能定國,豈會為個人而廢國家大事?
問題七:當初諸葛亮在北伐的時候為了誘你出戰送你女人的衣服,你是什麼樣的心情?
諸葛村夫,欺人太甚!亮以婦人之物辱我,我若出戰,必中其計。故我忍辱負重,不為所動,以待時機。豈在乎一女子之衣?
問題八:當初在上方谷,諸葛亮的一把火,如果沒有一場大雨的話,你是不是就被燒死了?
天意如此,不可違也。亮欲置我于死地,然天不助他,此乃天數。
問題九:你覺得曹操是信任你還是在利用你?
曹操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對我十分信任。他曾經多次對我委以重任,并給予我很高的評價。我對曹操也非常忠誠,始終盡心盡力地為他效力。然而,曹操也是一位有野心的政治家,他在政治和軍事上采取了一些手段來鞏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之間的關系可能會受到一些考驗和挑戰。但總的來說,我認為曹操是信任我的,而我也是忠于他的。
問題十:你在世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要篡奪曹家的權位?
我乃曹魏之臣,食曹魏之祿,豈能有篡奪之念?我一生忠于曹魏,盡心盡力,為國家效力。雖有時與曹家有過摩擦,但我從未有過篡奪之意。我雖在戰場上屢立戰功,但我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不為個人私利而廢國家大事。若論忠誠,我豈會輸于他人?
問題十一:但最終你的子孫後代卻篡奪了曹魏的天下,對這事你怎麼看?
後世之事,非我所能預知。我雖為曹魏之臣,但我亦為子孫後代着想。若我子孫後代有篡奪之意,我亦無法阻止。但我相信,我的子孫後代會以我為榜樣,盡心盡力,為國家效力,不為個人私利而廢國家大事。若論忠誠,我豈會輸于他人?且我子孫後代篡奪曹魏天下,實乃順應天意,魏國氣數已盡,我子孫後代承漢祚,延續正統,此乃天下之大幸。
問題十二:如果諸葛亮當初采用了魏延的出子午谷奇謀。你覺得有勝算嗎?
子午谷奇謀,乃是魏延所獻之計。其欲引五千精兵,由子午谷直取長安,而我大軍則由斜谷進兵,與之會師于長安。此計看似可行,實則險之又險。子午谷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若遇敵軍埋伏,五千精兵必将全軍覆沒。且長安城乃是魏國的重要都城,必然有重兵把守,豈是五千精兵所能攻克?即使我大軍能夠順利會師于長安,也難以久守。長安城周邊地區乃是魏國的重要領地,必然有大量的敵軍前來反撲。我大軍經過長途跋涉,疲憊不堪,豈能抵擋得住敵軍的進攻?且我大魏的主力部隊在洛陽,若我大軍進攻長安,洛陽的敵軍必然會前來救援。我大軍經過長途跋涉,疲憊不堪,豈能抵擋得住敵軍的進攻?故子午谷奇謀,實乃險之又險,絕不可行。亮若采用此計,必敗無疑。我大魏必将趁機發動反擊,一舉滅蜀。
怎麼樣,大家覺得我對司馬懿的12道靈魂拷問題,他回答得如何?
- 上一篇 伯樂推文彙總(持續更新中)
- 下一篇 有意思的漢字之“債”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