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绛傳:生活不易,保持優雅-趙彤彤

簡介:

楊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洗澡》、回憶錄《我們仨》、散文集《将飲茶》等,以及翻譯名作《唐吉诃德》、《吉爾•布拉斯》等。她是民國最後一位傳奇女子,也是最後一位女先生。

生平:

一、書香世家、父母熏陶:

楊绛,1911年出生于北京,父母籍貫江蘇無錫,家中代代都是讀書人,可謂書香世家。父親楊萌杭,早年是一位進步青年學者,畢業于上海南洋公學(上交大前身),到過日本、美國留學,學識淵博、剛正不阿。母親唐須瑩,一位女性知識分子,家中富足,從小讀書寫字,于中國第一所女子中學畢業,之後便嫁給楊萌杭,相夫教子,溫柔賢淑。父母相互扶持,恩愛有加,對楊绛進行開明的文化素質教育,年幼的楊绛在父母的言傳身教和熏陶之下,逐漸成長為日後錢鐘書口中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二、舉家回南、年少求學:

1917年,在京師高等檢察廳任檢察長的楊萌杭不畏強權,在審理高官受賄案件中不作退讓,然政府官官相護,楊萌杭被誣陷停職、受盡挫折,心灰意冷之下,無奈于1919年舉家遷居回南。8歲大的小楊绛回南後先是在沙巷口大王廟小學念書,後不滿其教學質量而轉去了上海啟明女校,在那裡度過了一段純真愉快的學習時光。後又因啟明的宗教性質較為濃烈,被父親要求轉到了振華女校。在振華女校,楊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五年便修完六年的課程,1928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被東吳大學(今蘇州大學,彼時的清華尚不對上海招生,楊绛便選擇了東吳大學)免試錄取。學習之餘,楊绛的唯一愛好便是讀書,甚至嗜書如命,即便生病不上課也要自己讀書,書香潤身,終有所成。

三、相遇清華、共赴海外:

1931年,楊绛剛升大四,無奈這一年發生了一件大事——九一八事變,日本侵虐中國,東北淪陷。時局不穩,學校停課。為了學業,楊绛打算北上借讀其他大學,正是此次北上,邂逅了相伴一生的錢鐘書。“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個有才華的人相互吸引,相互傾倒。相戀兩年,便訂下婚約。此後的1935年,錢鐘書獲得了出國留學的機會,楊绛毅然決然放棄清華研究生學業,自費留學,義無反顧地陪着鐘書。出國之前兩人先照例舉行了婚禮,一路長跑的生活軌迹終是走到了一處。此後,便一同出國留學,不論在牛津還是在巴黎,都留下了夫妻相愛的足迹,更于1937年在英國迎來了寶貝女兒錢瑗,從此便成了相親相愛的一家三口。

四、災禍降臨、光輝同在:

1938年,戰火的硝煙彌漫中華大地,楊绛與錢鐘書啟程返回祖國的懷抱。彼時的不久之前,母親離世,剛當上半年母親的楊绛永遠失去了母親。回到祖國的日子,楊绛在上海的錢家和楊家之間來回奔走,過着亂世下艱苦卓絕的生活。戰事吃緊,上海這座“孤島”的人們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發展,話劇廣受喜愛。一個機緣巧合之下,夫妻倆戲劇界的朋友了解到楊绛在創作方面的天賦,便要求她試着創作一個劇本。1943年楊绛的第一部話劇《稱心如意》橫空出世,楊绛一舉成名。随後楊绛又創作了喜劇《弄假成真》獲得滿堂彩。一時之間,楊绛之名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而彼時的楊绛安之若素,選擇默默陪在錢鐘書身邊,夫唱婦随。她對丈夫的支持,成就了錢鐘書的驚世之作——《圍城》。在那個災禍不斷的亂世,兩個才子仍能散發出令世人炫目的光輝。

五、跌宕歲月、與世浮沉:

解放戰争勝利之後,夫妻二人帶着女兒北上清華任職教書。日子走上正軌,女兒漸漸長大獨立,夫妻二人閑暇之餘,便是讀書寫作。人一旦有了些名氣,各種是非也會緊随而至,楊绛也不例外。但是面對無妄之災,楊绛選擇堅守本心,不作理會,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的。

1958年,楊绛寫的《論斐爾丁》發表,該文成為“拔白旗”運動的四面白旗之一,遭受批判,面對文學所批判大會,楊绛選擇默默承受,同年便下放到太和莊改造。從小被父母呵護長大的楊绛第一次下鄉,即使條件艱苦,楊绛依舊待人真誠,與農親近。本以為結束改造,生活會一帆風順。1959年至1961的三年困難時期,楊绛因一篇文章《論薩克雷<名利場>》被扣上鼓吹資本主義資産階級的帽子,在1966年開始的“文革”中被群衆揪出來批鬥,被污蔑為“資産階級學術權威”。這期間,被安排到廁所工作、被剪成陰陽頭、被群衆推到外面遊街……1969年又被下放到五七幹校,好在苦難的日子裡,身邊和心上總有一個人,才會對生活有所希望。

六、至親辭别、孑然一身:

十幾年來,楊绛遭受了太多磨難,即便如此,她的文字還是一如既往的雲淡風輕,字裡行間透露出一股子的溫暖,給後世的人們帶來力量。楊绛心性平和,不與人争鬥,這得以使她和丈夫順利熬過文革的十年跌宕歲月。文革之後,春回大地,夫婦二人終于可以無所顧忌的閱讀寫作,也創作出不少絕世佳作,獲得國内外文學界的一緻肯定,一時之間二人榮譽加身,好不耀眼。

經曆了大半生的風風雨雨,錢楊夫婦已步入晚年,一家人在三裡河的宅子裡過着簡單而美好的日子。然而好景不長,疾病悄然而至。1994年,耄耋之年的錢鐘書因為一身的病住進醫院。先是肺炎,而後又診斷出膀胱癌變,做完手術又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老人家飽受病痛折磨,而更不幸的是,女兒錢瑗也病了,骨結核+肺癌晚期,父女倆雙雙住院,家瞬間變成了空空蕩蕩的東西。1997年3月女兒錢瑗走了,世間離殇,莫過于白發人送黑發人。次年12月,錢鐘書也離開了人世。

從此楊绛孑然一身,獨自回憶着往昔歲月,一個人默默走了十幾載,期間她把三個人的生活寫了下來,彙聚成了回憶錄《我們仨》,沒有太多文學技巧,隻是一些簡單的美好日常,便足以打動人心,讓人熱淚盈眶。

2016年5月25日淩晨,楊绛也默默辭世,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民國最後一個傳奇女子,最後一個女先生也悄然謝幕。

以上全是書中内容,我隻是稍作精簡,并無太多文字技巧,謹以此紀念一位偉大的文學作家——我們的楊绛先生。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