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仗劍縱酒血江湖 第39章 奸細浮現
第39章 奸細浮現
莫萬财哪裡還顧得上羞臊,忙用膝蓋一步一挪地挪到方翠花面前,重重磕了幾下頭哀求道:
“豆腐西……不,方大姐,我幾人禽獸不如,不小心冒犯了你,是我們錯了。
“請你看在我家有八十歲老母的份上,饒恕我這次罷,今後再不敢對大姐你無禮了……”
莫萬财說罷,對方翠花又連磕了幾下頭。
莫萬财這個舉動,令方翠花頗有些不知所措,要知道這還是第一次有人給她下跪磕頭。
如果說在此之前方翠花對莫萬财幾人萬般痛恨,恨不得将他們千刀萬剮的話,那麼此時則是另一種心情了。
要知道方翠花畢竟是個女人,而女人的心腸曆來都比較軟,比較容易心慈。特别是聽到莫萬财說家有八十歲老母時,方翠花早已動了恻隐之心。
所以當莫萬财跪在地上不停對她磕頭,呈現出一副可憐狀時,方翠花便心軟了,遂擡眼向雷聲大看去。
雷聲大自然知道方翠花看向自己的意思,對她淡淡說道:
“你真的決定饒恕他們?”
說實在話方翠花頗有些不自然,饒恕别人這種事情,對她而言還是第一次,也是第一次有人如此征求她的意見。
因此她紅着臉,猶猶豫豫的點了點頭,雷聲大當即目光一轉,冷冷對莫萬财道:
“既然人家饒恕了你,還不快滾?”
莫萬财頓時如聞赦令,忙重重的又磕了幾個頭,對方翠花不叠聲的千恩萬謝後,方連滾帶爬逃了個無蹤無影,對躺在地上的兩個難兄難弟根本沒有多看一眼。
方翠花心内明白,雷聲大定是來向自己買豆腐的,但是她的豆腐卻已經賣光了,因此方翠花執意讓雷聲大跟她回家。
雷聲大起初不肯,但經不住方翠花可憐巴巴的一再央求,雷聲大隻好不再堅持。
然而一踏進方翠花家雷聲大便呆住了,這個家不但簡陋、空曠,而且所有的家什都是又破又舊,簡直沒有一件看得過眼的生活用具。
雷聲大自然不知道,六年前方翠花為了給丈夫治病,早已把家中稍能值錢的物件盡數變賣。
可更令雷聲大吃驚的卻不是這個家的簡陋與破舊,而是那個用布條綁在一架木馬上的小孩子!
這小孩子看樣子已有五、六歲,綁在一架古老、陳舊的木馬上,雷聲大可以肯定:那架木馬的年月肯定超過了30年。
而小孩子在木馬上已哭得聲嘶力竭,淚水鼻涕淌了孩子滿臉。
方翠花扭頭對雷聲大說了聲:
“讓大哥你見笑了。”
随即急忙走過去解下小孩放在懷裡輕輕哄着,直到小孩停止啼哭,方翠花才不好意思的說道:
“小儀子才五歲多,他爹去世後我需要賣豆腐養家,所以不得不把他留在家裡。”
雷聲大心中感慨異常,一個寡婦帶着一個幼小的孩子,既要為生活操勞,又要忍受人世間的各種欺辱,這是何等之艱難?
可一個人又不可能兩頭兼顧,方翠花若把這麼幼小的孩子帶在身邊,孩子一哭鬧起來她勢必無法做事。
所以外出賣豆腐時,她隻得硬着心腸将孩子綁在家裡,其實是萬不得已之舉。
雷聲大正在心裡歎息這母子倆生活的艱難與不易,忽然聽到方翠花說道:
“大哥,我知道你是來買豆腐的,可是我的豆腐已經賣完。這樣罷,你替我抱抱孩子,我馬上給你做新的,一會兒就好。”
雷聲大尚未及開口,方翠花已然走到他面前,直接把小儀子朝他懷中一送。
雷聲大隻得笨手笨腳的接過孩子,方翠花便去舀豆推磨。
那一日,就在那個簡陋、破舊的家裡,方翠花做了一頓簡單的飯萊招待雷聲大。
雖然桌上的菜肴隻有豆腐,但是雷聲大卻吃得異常香甜,甚至可以說是有生以來最香的一頓飯。
就是這樣,雷聲大認識了方翠花母子二人,就是自那頓飯之後,雷聲大開始去看望方翠花母子倆,直至變成常态。
每次去方翠花家,雷聲大都會帶些小玩具給小儀子,生活上的接濟自然是不須多說。
有了雷聲大這道護身符,方翠花的豆腐攤從此清淨多了,再也沒有出現以前那些胡鬧、糾纏之情形。
鄰攤那幾個惡婆娘的生意照樣冷清如故,雖然她們對方翠花仍是頗有怨氣。
但方翠花背後有雷聲大這個大靠山,她們又怎還敢像以前那般肆無忌憚對待她?
從雷聲大出現在方翠花生活中之後,她們對方翠花的冷嘲挖苦與指桑罵槐,便再也沒有出現過。
雷聲大就這樣開始照顧方翠花娘倆,在小儀子七歲那年,方翠花讓他拜了雷聲大為義父。
于是照顧方翠花母子倆,就成了雷聲大生活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他作為一個男人的義務和責任。
因為小儀子成了他義子這事,不僅給他帶來心理上的莫大慰藉,最重要的是,方翠花母子已成了他的家人。
作為一個男人,保護和照顧自己的家人,當然是一種義務和責任,一種帶着崇高道義的責任。
在過去六年當中,雷聲大不僅從生活方面照顧方翠花,還教小儀子認字、讀書和習武,以及對他講解做人處世應該具備的品德。
雷聲大對小儀子從各方面都嚴格要求,在授藝時更是如嚴師般督導,既認真又嚴厲,絲毫不假情面。
在遇上方翠花之前,雷聲大一直獨身并無家人,隻收過一個徒弟金千行,在徒弟身上傾注了全部心血。
雖然徒弟金千行對他恭敬有加,可說是無有不遵,但是因為金千行自幼失去雙親,所以他不但寡言少語,性情還極為内向、木納,屬于那種悲喜不露于色的類型。
師徒倆之間總是循規蹈矩,昔日兩人在一起的交流,大多在雷聲大對金千行授藝之時。
再就是每日金千行向他例行的請安問好,此外師徒之間再無其他話可說。
雖然在授藝期間,雷聲大與金千行情若父子,但是師徒之間似乎總有着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隔膜存在,缺少那種發乎自然的親密情份,讓他暗地裡常常引以為憾。
而義子小儀子則不同,小儀子認他為義父後,雷聲大仍然讓他随生父郭二之姓,大名郭子儀。
郭子儀不但天資聰穎,任何事一點即通,頗讨雷聲大喜歡。
而且郭子儀勤勉好學,在雷聲大教授武藝時從不畏艱苦,實在是令雷聲大無比滿意。
雷聲大收郭子儀為義子時方七歲,正處于天真無邪之年,而雷聲大雖是位正直無私的老捕頭,但對小孩子卻特别喜愛。
可以說在這對義父、義子之間,并無足以讓他倆産生隔閡的因素存在。
而最重要的是,郭子儀與雷聲大極為投緣,一見到雷聲大便纏着他講故事,幫自己造各種小玩意,父子倆相處得極是融洽、親密。
世上有些事情很奇怪,就如雷聲大與郭子儀,父子倆的投緣好像是前世注定一樣。
在平日裡,郭子儀對雷聲大既依戀又尊敬,一口一個“義父”叫得又甜又親。
每逢聽到郭子儀叫自己“義父”,雷聲大胸中便泛起濃濃的舐犢之情,心底裡對郭子儀充滿無限愛憐。
看到雷聲大與郭子儀親密相處之情形,方翠花自然是心頭大慰,時常禁不住感歎:
“這一老一少雖系義父義子,但彼此向對方表露出來的那種親情,卻是真切無比,即便是親生父子之間隻怕也不過如此!”
雷聲大自從收郭子儀為義子後,早就暗暗發誓:
“一定要把郭子儀培養成文武全才,能夠匡扶社稷的大英雄!”
因為有此一誓,所以他在對郭子儀督導、授藝時傾注的心血,比起當年對金千行可說多了一倍不止。
晃眼間六年過去,郭子儀已然從七歲孩童,長成了一個眉清目秀的十三歲英挺少年。
自從卸去總捕頭的職務後,雷聲大可說清閑多了,近年來他把全部心思都放在教導義子郭子儀身上。
被岐王請去協助的這段日子,因為岐王府裡事情不斷,雷聲大極為忙碌,已十多天沒有閑暇去看望方翠花母子倆了。
這一來不免頗為記挂,所以今天雷聲大特意拎了一隻燒雞,幾盒點心,出了岐王府後信步向方翠花家走去。
作為曾經的總捕頭,多年的查案經驗使雷聲大養成了一個習慣,便是無論去到哪裡都會思索。
所以盡管雷聲大正興沖沖向方翠花家走去,但腦中卻在思索着岐王府卧底奸細之事。
雷聲大承認,從表面上看,在左天王、公孫大娘、易沖天、石非寒、梅傲雪五人當中,他看不出哪個人的疑點比較突出,包括他在内就是六個人。
雷聲大當然可以把自己排除嫌疑,對公孫大娘、左天王兩人,雷聲大也把他們排除了。
在剩下的梅傲雪、石非寒、易沖天三人中,梅傲雪、石非寒跟死去的厲風行一樣,都是岐王從禁衛軍裡千挑萬選的心腹衛士,按理不可能是相府派來或者收買的卧底。
而易沖天和在狀元樓被重傷不治的楚天際一樣,兩人都是左天王的師弟。
易沖天跟着師兄左天王,多年來一直為岐王府裡出生入死,大小戰鬥幾十次,負傷不下于七次,似乎更不可能是相府卧底。
照以上分析看來,似乎每個人都不可能是相府卧底。
然而雷聲大卻知道,在這個世上并沒有不可能之事,而是任何事皆有可能。
他自己與公孫大娘、左天王三人,并非不可能是卧底,而是根本就不是,故而沒有可能一說。
所以雷聲大堅信,那位卧底奸細必定就在梅傲雪、石非寒與易沖天三人之中。
隻不過卧底确切是哪一個,雷聲大仍不敢過早作出斷定,雖然他心中已隐隐有些輪廓。
雷聲大有理由相信,厲風行突然被殺,一定與那次陳玄禮拜訪岐王,在宴席上密議對付楊國忠之事洩漏有關。
但那件事到底是如何洩密的?又是由誰洩密的?
雷聲大不由得想起一件事,就是陳玄禮在岐王府陳述自己一雙兒女被擄之事時。
言語間曾懷疑過洩密者為當日與會之人,當時還引得脾氣暴躁的厲風行出言怒怼。
最讓雷聲大疑惑的就是,那日出了議事廳,厲風行曾與他約定夜間相見有事言談。
然而當夜并未見到厲風行出現,次日一早方知道,原來厲風行當夜已被人所殺。
令雷聲大疑惑的就是這件事,厲風行有什麼事需要跟自己說呢?此事實在透着些奇怪。
要知道在岐王府裡,上有岐王爺下有總管左天王,厲風行有事該找總管左天王說才是,為什麼偏偏要找他?
況且因為他的年紀與厲風行相差有些大,平日兩人之間可說并無話題可聊。
厲風行有事不找左天王卻偏偏找他,顯然是有其他考慮。
所以雷聲大相信,那天厲風行約自己晚上見面,要說的事情必是與筵席上洩密有關。
因為岐王當時宣布過,追查卧底奸細之事由他負責,所以厲風行才會跟他相約晚上見面。
厲風行那晚上約自己見面,到底要說甚麼?
雷聲大一面走一面陷入了沉思,如果厲風行對自己要說的事情,與陳玄禮在岐王府密謀之事被洩漏有關,那這個洩密者又是何人?
陳玄禮在宴席上跟岐王密謀那日,他與易沖天兩人因事外出公幹,并不在岐王府裡。
就是說當日他和易沖天并未在筵席上,也就等于說隻有他倆不知道筵席上密謀之事。
這事往深裡說就是:隻有他和易沖天沒有洩密的可能。
既然易沖天可以排除,那洩密之人難道就在梅傲雪、石非寒二人當中?
想到這裡雷聲大的眉頭不禁皺了起來,微微搖了搖頭,因為他心裡清楚,這二人是卧底奸細的可能實在太過微乎其微。
梅傲雪、石非寒是岐王在禁衛軍裡的心腹屬下,對岐王可謂是忠心耿耿,怎麼可能會是相府卧底?難道他二人中有誰被相府收買了?
這想法剛一浮現,雷聲大立馬便搖頭否決,毫無可能。
那麼在剩下之人中,就隻有自己與易沖天了,而當天他倆卻不在宴席上,按理并沒有洩密的可能。
蓦地雷聲大眼皮一跳,作為經驗豐富的京城第一神捕,他清楚知道:這世上看似沒有可能的事,卻往往存在着可能!
便在此時,雷聲大腦中忽地靈光一閃:
“厲風行與易沖天最為交好,那有無可能是厲風行把筵席上所議,在無意中洩露給易沖天了?
“若易沖天是卧底,得知陳玄禮跟岐王密謀對付相府之事後,肯定會在第一時間把情報傳出去。
“就是因為獲知陳玄禮與岐王在筵席上密謀之事,所以相府才會綁架陳玄禮一雙兒女用作威脅。
“岐王當日肯定說過筵席上所議必須保密之話,而厲風行卻在無意中告訴了易沖天。
“所以洩密事件一發生,厲風行就心中不安了,因為他将筵席上所議透露給了易沖天,所以那天,厲風行才會約自己晚上見面。
“厲風行不告訴左天王,偏偏約自己晚上見面有事要說,定因為自己是負責調查卧底奸細之人。
“而他想告訴自己之話,必定與透露筵席上密謀之事有關,而能讓厲風行無意洩密之人,除了最為交好的易沖天再無他人!”
忖至此處,雷聲大腦中的思路已開始變得清晰,他喃喃自語道:
“一定是易沖天,也隻能是易沖天,他便是将陳玄禮在岐王府密謀之事洩密的人,他便是那個卧底奸細。”
認定易沖天是奸細後,雷聲大才猛然想起一件事,當日厲風行約自己晚間見面時神色有點不安,還看了易沖天一眼。
但雷聲大當時并不在意,憑厲風行跟易沖天的關系,看他一眼正常不過。
現在雷聲大的思路已越來越清晰:
“當日厲風行約自己晚上見面之話,必是讓易沖天聽到了,他肯定懷疑厲風行此舉之意,就是要把曾向他透露筵席所議之事告訴自己。
“為了不暴露身份,易沖天隻能先下手為強殺人滅口,于是當晚借故到厲風行房裡。
“厲風行自然不疑有他,易沖天卻出其不意一掌将他擊殺,所以厲風行才會在前胸中掌,房裡也無一絲打鬥迹象。
雷聲大心中清楚,以厲風行的武功而言,能夠在房中一掌将他擊殺卻又不留下打鬥痕迹,那隻能是跟他極為相熟之人,才能趁他毫無防備突施偷襲。
而在岐王府裡,與厲風行最為交好之人正是易沖天!
雷聲大忽又記起一事,昨晚夜闖相府救人無果撤回後,左天王曾笑着對易沖天說了一句:
“師弟你一向不用暗器,臨走前向畢乘雲發射的暗器卻是何物?”
當時易沖天神色頗不自然,對暗器為何物含糊其辭,隻不過當時卻也無人在意。
此刻雷聲大已可斷定:易沖天向畢乘雲發射的不是暗器,而是傳遞消息的紙團!
所以畢乘雲才敢在那麼近的距離,也沒看清暗器為何物的,居然大膽用手去接!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