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和尚和拾得和尚
2013-11-13
過幾日準備前往蘇州有名的寒山寺旅遊,不由得想起兩位非常有名的僧人:寒山和尚與拾得和尚。
寒山寺位于蘇州城西古運河畔楓橋古鎮,始建于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代高僧寒山自天台山國清寺來此住持,唐代貞觀年間改名為寒山寺,成為吳中名刹。唐代詩人張繼舉棹歸裡,夜泊楓橋,一首《楓橋夜泊》脍炙人口,寒山鐘聲傳播中外。
寒山是個詩僧、怪僧,曾隐居在天台山寒岩,因名寒山,他的詩寫得很美,但脾氣卻十分怪癖,常常跑到各寺廟中“望空噪罵”,和尚們都說他瘋了,他便灑笑而去。曾在天台國清寺當過廚僧,與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見如故,情同手足。拾得是個苦命人,剛出世便被父母遺棄,抛棄在荒郊,幸虧天台山的高僧豐幹和尚化緣經過,慈悲為懷,将其帶至寺中撫養,并起名“拾得”,在國清寺中将他受戒為僧。拾得受戒後,被派至廚房幹雜活,當時寒山還沒有到國清寺,但拾得常将一些餘羹剩菜送給未入寺的寒山吃,他們真謂貧賤之交。國清寺的豐幹和尚見他們如此要好,便讓寒山進寺和拾得一起當國清寺的廚僧。自此後,他們朝夕相處,更加親密無間。寒山和拾得在佛學、文學上的造詣都很深,他倆常一起吟詩作對,後人曾将他們的詩彙編成《寒山子集》三卷。
民間珍視他倆情同手足的情誼,便把他倆推崇為和睦友愛的民間愛神。至清代雍正年間,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和合二仙”從此名揚天下。
關于他們倆還有一個傳說,寒山和拾得同住一個村子,兩人親如兄弟。兩人同時愛上一個女子,但互相不知道。後來拾得要和那個女子結婚,寒山知道後,棄家到蘇州楓橋,削發為僧。拾得聽說此事後,也舍女來到江南,尋找寒山。探知其住處後,折一盛開的荷花前去見禮。寒山一見,急持一盒齋飯出迎,二人見面,一荷一盒而欣喜若狂,樂極而舞,拾得也出了家。二人在此開山為廟叫做"寒山寺"。
但這個傳說似乎後者不可信,有不負責任之嫌,并與主持婚姻愛情之神的形象不符。
兩人的問答名句在佛教界和民間廣為流傳,影響甚廣:“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曰:隻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敬他,不要理他,過十年後,你且看他!”
寒山寺是和合二仙"終成正果"之處,寒拾殿至今供奉着寒山拾德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寒山寺大雄宅殿的後壁嵌有揚州八怪之一的大畫家羅聘所繪的寒山拾得寫意畫像石刻。佛殿的後壁嵌有寒山詩31首,每年的除夕之夜有大批的日本客人到寒山寺聽鐘聲,拜和合二仙,吃碗面條,象征新的一年事業順利生活和好。
- 上一篇 成聖之路(1622)這叫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 下一篇 【見證奇迹】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