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魚

【鄭重聲明】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童年趣事兒

每年夏天,表哥、表姐、表弟們都會不約而同來我們家度過漫長的暑假。

那時我家門前有一條又長又寬的大河,每天吃過早飯,母親就會帶上這群娃娃們去大河邊洗衣服。也就是那段日子裡,我們這群小屁孩兒們愛上了打魚,通常由家裡大個子有力氣的表哥扛上家裡的錘石頭、砸碎石頭的那種大鐵錘,浩浩蕩蕩地一群走向那條大河。

當然,現在我們再也沒有機會了。童年一去不複返,就像曾經嬉鬧的大河一樣趣味不再。

打魚,非此打漁。

待我細細說來。我家的附近沒有大海,也沒有湖泊,隻有一條又長又寬又大的河流,河流一灘深一灘淺的往下流着,常常也露出一塊又一塊灘塗,時而又隔斷出一個小水塘,淺淺的。

這條河,剛好,我們這裡的人稱它為——大河。這條河,是由上遊無數小河、山泉水等彙聚而成的,河水清澈見底、魚兒肥美,養育着下遊無數的子女。我們是伴着母親河長大的,聽着媽媽的故事長大的:媽媽說這條河流的水是‘聖水’,不管是什麼病隻要去大河裡洗洗就好了,夏天身上長了疹子那些疙瘩時,去河邊洗一洗就會自己慢慢痊愈。

那個時候,大河裡的水還不是很多,能露出很多石頭、沙灘,我和哥哥還有弟弟總喜歡去大河裡玩耍。那天,哥哥提出一個很有趣的建議:說去河裡打魚。聽上去很新穎,我和弟弟都雙手贊成。接下來我們開始分配工作,由最大的哥哥背家裡大鐵錘,我和弟弟拿漁網和水桶。

就這樣三個人風風光光出發啦。

打魚究竟是怎麼個打法呢?待我細細說來。

大河裡淺灘塗水塘裡,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石頭,長的可以站上幾個人、扁的可以躺在上面睡覺、重的哥哥都搬不動、奇形怪狀的一手伸進去摸不到底……

首先得找到可以藏魚而且不能随意就敲碎的石頭群,這種石頭就是我們尋找主要目标。然後,拿起大鐵錘,迅速在石頭上敲幾下,石頭這時就會産生巨大的聲響。待石頭的震響聲停後,再幾個人一起圍攻伸手石頭縫隙中摸魚,有的有……有的沒有……

摸不到,那就想辦法把石頭給翻開,緩慢翻開,一團渾濁肯定有條魚啥的剛剛彈遊而成,迅速去摸“哇……是一條黃骨魚。”翻開,一隻肥肥的螃蟹,徑直丢進桶内。能夠翻開的統統翻一遍,實在是翻不開的那就幾個人一起挪動、挪開原本那一塊兒為止。

一片翻結束,一群孩子們又轉戰下一片灘塗……記憶中最深刻的是,翻了又翻遇到了一條賊精神的魚,也許是它藏匿的那塊石頭太大了,鐵錘砸下去好幾錘也未能吓暈。哥哥伸手去摸,嗖~有個東西從我手邊滑走了,剛好跑到兩塊石頭之間的一塊縫隙,趕緊鐵錘扛起來繼續多砸上幾錘……等了等,裡面也沒有什麼反應,哥哥的手也伸不進去,兩個小娃娃膽兒賊小也不敢,那就隻能這堆石頭都搬開來了。幾個人都非抓住它不可,又興緻勃勃倒騰起來,該搬的搬、該推的推、該翻的翻。折騰多久……總算是把那條活蹦亂遊的黑魚給抓住了,幾個娃總算是心滿意足了,一直到媽媽衣服洗完、喊着我們,才意猶未盡準備回家。

這麼大、這麼長的大河,這打魚方法保證你會打到很多很多的魚,輕輕松松一桶。

其實打魚的原理就是,通過鐵錘敲打石頭,石頭産生震耳欲聾的聲響,由此來震暈魚,這樣魚就不會亂跑了,再徒手去摸魚,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才短短一兩個小時我們就滿載而歸,而且全是很好吃的很肥美的魚。嘻嘻······美美的一頓大餐就這樣出鍋啦,我們就是這般的聰明。

如今,我們大河的下遊建了一座很大的電站,電站堵起來了、水也就漲起來了。現在的大河就是一條真正的大河,最深處達三十幾米、最淺處也是十幾米,常年都是滿滿的一河的水。我們再也不能一起愉快地在大河裡玩耍了,再也不能打魚了,一切的一切都回不了曾經了······

童年,便是那興緻勃勃提着桶、拿着網,扛着鐵錘去打魚的路上,和那一個水潭水攤去摸魚的美好。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