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從分封制說起《道德經》
6、從分封制說起
這是從百度百科上摘來的在分‘封制條’目下的一段話:商代已開始分封諸侯,稱号有侯和伯。西周滅商後,便大規模地以封地連同居民分賞王室子弟和功臣,諸侯在其封國内享有世襲統治權,也有服從天子命令、定期朝貢、提供軍賦和力役、維護周室安全的責任。春秋戰國時,适應中央集權的郡縣制逐漸取代分封制。秦始皇統一全國,普遍推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建立了第一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王朝。此後曆代王朝也還有分封的事例,但性質不完全相同。
老子處春秋初期,周朝沒落,分封制已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諸子百家都在思考和尋找新的社會政治制度。老子也在思考作為聖人的皇族,在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時,舊的體制已不适合繼續用于管理天下時,該用何種政治體制來統一天下、治理天下。
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先來看看天地是怎麼做的: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經》第七章。
天地為什麼會長治久安,因為天地不自生。不自生是什麼意思?不自生就是沒有生命,不會複制自己。為什麼不自生就能長且久,因為天地不會與萬物去争奪萬物的宗,争萬物的谷神,争萬物的根本-流動的能量!天地隻是默默地為萬物做好它們的外環境,與萬物來說,不争不奪。
所以作為聖人的皇族,想要長久一統天下,如果繼續采用分封制,讓皇族深入地去參與百姓百族的管理,肯定不能長久。聖人皇族要向天地學習,至身事外: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這就有點自秦朝開始的郡縣制的行政體制的味道了。聖人皇族不再參與到具體對百姓的管理之中,皇族也不再是一大部落、家族,隻剩一個皇帝,孤家寡人。在整個行政體制中,隻能很少地參與對天下的管理。而整個皇族,卻基本被排除在了權力體系之外。
然而,皇帝一人是管理不了全天下的,怎麼辦?真讓百姓自我管理,自由生活?如同《道德經》十七章所說的:百姓皆謂:我自然。
真的沒人管理,天下肯定會亂的,最基本的治理是必須的。那麼這天下由誰來管理?由一群有道德的技術官僚來參與管理天下,是皇族退出管理層後,最佳的選擇。老子作如是設想,孔子亦作如是想。當然,這是下一節‘上善若水’的主題了。
- 上一篇 寫給自己的一本書——一個低能量女生的自洽與自救(二十八)
- 下一篇 Chen世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