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給青春期的孩子制造了問題? @三七寫作營
随着學校陸續開學,卻說有一些重返校園的學生感到非常焦慮,甚至要去看心理醫生。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是因為放假太久,面對突然而來的學業壓力感到焦慮。還有就是一些人對同學間的情誼産生了懷疑,因為放假期間聊天時同學都說自己在家沒學習,可一回學校發現,發現隻有自己是真的沒學習,心裡就非常不開心,覺得同學在“耍心眼”。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敏感,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感到焦慮,情緒波動也很正常。家長要“多做提醒,少做評判,不做逼迫”
孩子到了青春期特别難帶,不聽話、敏感、說他兩句就不耐煩。有時越想幫忙,孩子躲得越遠。
問題到底是什麼呢?美國作家朱迪斯·沃納最近剛出版了一本新書,《解密中學生:他們為何對家長關閉心門》寫到說:青春期孩子的問題大部分是家長自己的錯誤幹預造成的。
當我們家長,聽到這樣的說法可能會感到很委屈。
一直以來我們都認為青春期的特征之一是“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難管教,是因為他們會經曆一個心理上的叛逆期,壓根不願意乖乖聽話。但是,這股子叛逆又是從哪來的呢?
沃納的發現,叛逆來自于陣痛。青春期孩子的特殊之處,在于他們在這個階段會經曆一次心理上的陣痛。而陣痛的源頭,就是人生第一次“被分類”。
這個時候孩子們會因為外表、性格、家庭條件、學習成績、體育表現,被逐漸分成不同的階層,貼上隐形的标簽,獲得不同的社交權力。比方說,國内注重成績,成績好的是“好學生”,不好的就是“差生”;長得好看的,會被叫“班花”“校草”,
被分類,是一個相當痛苦的社會化過程,會帶來很多潛在的情感上和心理上的傷害,這也是青春期孩子敏感、負面情緒多的重要原因。而家長在這個過程中會扮演什麼角色呢?家長反而會讓問題惡化。他們很容易越界,甚至撸起袖子親自加入“戰團”。
沃納指出了兩類典型的表現:
第一類表現是:很多家長意識不到他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把成人世界裡的價值觀也灌輸給了孩子,而這些價值觀很有破壞力。
什麼價值觀呢?原文中說的是:自私、競争、不惜代價追求個人成功。也就是:“你得比别人強”“要做人上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蒸饅頭,争口氣”“别人打你了,必須打回去”。
研究發現,這些價值觀會給人帶來心理上的傷害。表面上看是挺勵志的,實際上會制造很多負面情緒,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傷害更大。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孩子恰好處于一個自我覺醒的階段,對“我是誰”“别人怎麼看我”這些信息尤其敏感,而這些價值觀恰恰擊中了他們的軟肋。
第二類問題是:家長下場,親自參與到“分類”的戰團中。有些家長直接上手給孩子班上的同學貼标簽,哪些是好孩子,哪些是問題少年,他們甚至會按照自己的喜好,要求孩子該跟誰交往,不該跟誰交往。
文章裡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說的是美國有個家長,孩子說想在家裡辦一場派對,她親自決定要請哪些同學來。怎麼判斷該請誰呢?這位家長悄悄登錄了孩子的facebook賬戶,查看了一圈班上同學的信息,看他們的長相如何,在社交媒體上都發了啥内容,人氣高不高,最終制定了一張邀請名單。孩子說,我還有好幾個同學想叫上,結果被家長拒絕了,給的理由也很絕,她說:咱家客廳小,到時候要拍大合影,站不下那麼多人。
但是我相信,在我們很多人的青春期裡,都有這樣事情的影子。家長會對你說:“别跟誰誰誰玩。”
還有些家長會對孩子過度保護,親自出手幫孩子解決問題。比如說,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沖到學校找老師,要老師當着全班同學的面處理。還有的家長是直接找對方家長溝通,要求他們管教自己的孩子。
這些方法,都會讓原本的問題惡化,甚至還會制造新的矛盾。一方面是給了孩子巨大的心理壓力,讓孩子感覺到是自己“無能”,才讓家長替自己出頭。另一方面是,這些做法破壞了孩子建構幸福感的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良好的人際關系,一個是對群體的歸屬感。
家長之所以介入和幹預,更深層的原因是這些事情跟他們自己有關,沒有把孩子和自己的邊界劃分清楚。
有的時候家長們怕失敗,怕自己被打上“不合格父母”的标簽。2015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家長的“自我能效感”會出現一個明顯下降。這種感覺,就像是他們在人生最重要的工作上一敗塗地一樣。家長主動出擊,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為了降低自己的挫敗感。
孩子的“分類”有時候也會波及家長,因為家長的外表、社會階層、财富很可能也會被納入到分類因素中。
孩子因為長相被同學嘲笑,回家怪家長沒給生好,這時候家長也會火冒三丈,這種“拼爹”的壓力一旦傳導給了家長,他們就很想“躬身入局”。
那家長該怎麼做才好呢?沃納給出了三點建議:
1.學會傾聽。不要跟着上火,要學會承受和接納這份壓力。
家長需要傳遞的信息是:友情破裂也好,跟同學發生沖突也好,并不是世界末日,它們隻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2.輕柔地撫慰。不直接給建議,多用開放式問題幫助孩子理清思路,促使他們自己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就算問題嚴重,也不要自己出手,多鼓勵孩子向學校裡的成人尋求支持和幫助,比如老師,讓孩子對學校建立起足夠的信任感和歸屬感。
文章裡舉了一位美國媽媽的例子,她的做法就很了不起。有一次,她上中學的女兒邀請幾個女同學來家裡玩,當晚在一起過夜。這位媽媽主動過來陪她們聊天,傾聽她們的煩惱。但她隻是聽,不做任何評判,隻幫忙梳理問題,引導她們正向思考。
比如,女孩們說,班上有個女生特别讨人厭,總背地裡說别人壞話。這位媽媽說,可能這個姑娘隻是想獲得别人的關注和接納,隻不過用錯了方法。多年之後,她女兒長大成人,回憶起這件事來依然印象深刻。她說,媽媽教會了她同理心,這讓她受益終生。
青春期的孩子對家長來說,最大的噩夢倒還不是孩子叛逆,而是孩子什麼都不願意說了,他們對父母關上了心門——就像沃納這本新書的書名裡說的那樣。
家長怎麼做才能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書中答案是:不要做問題的制造者,也不要做問題的解決者,而是要做溫柔的陪伴者。讓自己守在門外,但是一直都在。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