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處不青山!

...

七絕·詠蛙  

1910年秋

獨坐池塘如虎踞,

綠楊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

哪個蟲兒敢作聲?

當時毛澤東初到湘鄉縣東山小學就讀,剛從鄉下來到城裡,頗為鮮衣怒馬的城裡人所看不起,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毛澤東寫詩以明志,詩中描繪了青蛙威武軒昂的形象,以蛙設喻,抒發毛澤東人小志大、藐視天下的氣概和膽略。


七絕·贈父詩

1910年

孩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1910年,毛澤東的父親毛順生要他去做生意,毛澤東卻立志走出韶山沖到新式學校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繼續求學。

經過自己的力争和親友、老師們的一緻勸說,父親答應了他的要求。

在離家前夕,毛澤東提筆寫了一首《贈父詩》,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賬簿裡。

這首詩是少年毛澤東走出鄉關、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書,表明了他胸懷天下、志在四方的遠大抱負。


四言詩·《明恥篇》題志

1915年

五月七日,民國奇恥。

何以報仇?在我學子!

五月七日:該天日本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


雜言詩·意志之鍛煉

1917年

夫力拔山氣蓋世,猛烈而已;

不斬樓蘭誓不還,不畏而已;

化家為國,敢為而已;

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不入,耐久而已。


雜言詩·河出潼關

1917年至1918年

河出潼關,

因有太華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

風回三峽,

因有巫山為隔,而風力益增其怒号。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