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D391 共讀朱建軍《意象對話心理治療》

舞動靜心打卡D6/R56(每輪7天·第56輪第6天/總第392天),動态靜心完成✅,暨簡書碼文打卡D1048天。➡️

五千言的老子《道德經》,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開篇。

今天我們就借這個“名”字,從心理學角度聊一下“是什麼”和“不是什麼”之于名的區分。

區分和辨别,合稱分辨。是我們人類對于複雜事物在符号化認知後,以利快速決策化的行為。

今天的啟發内容來自『意象對話』創始人朱建老師的著作《意象對話心理治療》第三版——

...

分辨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功能,有了它,我們才能區分各種經驗。
認同使我們忽略了差異,而分辨卻相反,它強調了雙方的差異,從而使我們對經驗的覺察更為細緻和清晰。

分辨也是“自我”形成的關鍵。如果隻有認同而沒有分辨,則自我的界限就難于建立。

“我不是什麼”就标定了自我和非我之間的界限。為了建立自我的界限,有時候人甚至需要刻意強調,甚至加大自我和别人的差異。

青年人往往要刻意強調自己這一代和上一代的不同,目标也正是為了獲得自己的【自我同一性】。

和認同一樣,分辨也是和情緒密切相聯系的。情緒越強烈,分辨也越容易印記在我們的心中。

【厭惡情緒】特别和【分辨】有關,通過厭惡,我們把一些不接受的事物排斥到自我的疆界之外。

例如,一個人對不同性取向的人有厭惡情緒,目标就是為了把自己和這些人區分開來,而且厭惡越強,在心理上區分就越明确。擔心自己不能保護自己的疆界的人,比如自己有輕微的異常性取向的人,就格外需要厭惡感,以格外地努力【保護】自己的疆界。

分辨是弗洛伊德所說的壓抑産生的基礎,沒有分辨,就談不上壓抑。

隻有在分辨的基礎上,我們才能知道有些經驗和我們的自我概念或者說自我形象是不符合的,用弗洛伊德的話說就是【有些本我沖動是不符合超我的要求的,這才需要有所壓抑】。

羅傑斯也很重視這個過程,他指出,我們會否定那些與我們的自我概念不同的經驗。

和弗洛伊德稍許不同的是,羅傑斯認為人們所否定的體驗,未必一定是“超我”認為是“壞”的東西,也有可能有些被認為是好的東西,隻要和自己概念不一緻,也就會被阻止進入意識。

他舉的一個例子是,當一個自我概念非常負性的女性聽到了積極的信息時,她報告說:“當人們告訴我他們認為我很聰明,我就是不相信。我隻是——我猜想我不想相信這一點,我不知道為什麼我不想相信這一點——我就是不想。這本來會給我自信的,但是沒有,我想他們真的不知道。”

我們之所以不接受這些對自己來說是積極的體驗,是因為如果我們接受了這些體驗,我們就必須改變我們的自我概念。

這意味着我們過去通過分辨過程而建立的自我界限必須進行調整——這是一個危險,它會使我們失去過去形成的自我界限,而在新的自我界限還沒能建立的時候,我們就處于一種自我界限不清晰的狀态。這個狀态甚至比一個消極的自我更令人恐懼。

我是水沐,『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繼續進階的下一步,反而是如何修去我們的能夠【分辨】之後的【分别心】。

所謂自我探索之旅,天天啟發,天天同在。❤️✨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