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律詩•蓮花
佛前一朵守靈池,心定何憂污穢滋
對鏡偏宜正玉冠,臨淵更好照柯枝。
馨香總在風清後,冰質都從月皎時。
若是為官如菡萏,不應落馬著囚衣。
( 中華通韻 )
注解:
1. 靈池:一是對池的美稱;唐白居易《西岩山》詩:“岩前寶磬轉松韻,洞口靈池應海潮。” 二是道教語,指心靈。《雲笈七簽》卷九八:“然穢思不豁,鄙恡内固,淫念不斬,靈池未澄,将未得相與論内外之期,泛二景之交耳!”
2. 偏宜: 最宜;特别合适。唐皇甫冉《彭祖井》詩:“清虛不共春池竟(一作競),盥漱偏宜夏日長。”唐高适《同陳留崔司戶早春宴蓬池》詩:“池邊轉覺虛無盡,台上偏宜酩酊歸。”
3. 玉冠:玉飾之冠。詩中指白蓮花冠。唐白居易 《六年秋重題白蓮》詩:“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鈿扇圓。”
4. 柯枝:枝條。詩中指蓮之細枝。“照枝”在詩中與上句“正冠”相對應,喻“以水為鏡,正衣冠也。”
5. 馨香:芳香。《書經。君陳》:“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6. 冰質:冰清玉潔之質。
7. 月皎:月色皎潔。語本《詩·陳風·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唐沉佺期 《七夕》詩:“月皎宜穿線,風輕得曝衣。” 宋趙希鹄 《洞天清祿集·古琴辨》:“露下彈琴而聲不乏,蓋陽材也。若鐘鳴雞唱,霜清月皎,以陽琴鼓之,聲更清徹,陰材則不然。”
8. 為官:即做官。宋葛勝仲《奉酬景純道中見寄之什》詩:“堪笑為官常拓落,獨知取友愛真醇。”清趙顯命《僑居中載浩鄭來僑至拈韻》詩:“始期學道親黃卷,不分為官奉紫泥。”
9. 菡萏:蓮花别名。睡蓮科蓮屬,多年生挺水性草本。地下莖生淤泥中,有節,節間膨大,具多數通氣孔道。葉大而圓,盾形,緣略波狀。夏日開淡紅、黃色、淡紫或白色的花,花型大,重瓣、單瓣皆有,果實内藏于蓮蓬,暗黑色。可供觀賞,果實與地下莖皆可食用,葉可裹物。也稱為“芙蕖”、“芙蓉”、“蓮花”、“荷花”。
10. 落馬: 原指落下馬鞍,或打仗失敗。在古代日常生活中,騎馬又是官員或貴族才能享受的出行,所以落馬意指官員和貴族失去官位和身份。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