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語寫作(3):年味就在路上
看這圖片,是2025年春運就要開啟了,從1月14日起至2月22日一共40天。
我們這一代人都知道,過去在春運的時候,一票難求,回家過年之路不易。随着我國交通的飛速發展,高鐵、動車 、航空、高速路等交通網幾乎全覆蓋,現在要回家過年可容易多了。
01
在歲末年關時,天氣寒冷瑟瑟寒風中,每一個漂泊在外的遊子心中,都有一條溫暖的路——那就是回家的路。
回家過年的路,或許漫長而曲折。有可能要穿越擁擠的人潮,擠上那趟滿載歸心似箭但又擁堵緩慢的列車;可能要在擁堵的高速上,望着無盡的車流,心卻早已飛到了遠方的家門。然而,無論這條路多麼艱難,都無法阻擋打工人回家過年的腳步。
在車站侯車廳裡,人們拖着沉重的行李,雙手提着回家的過年大禮包,臉上卻洋溢着期待的笑容。那一雙雙眼睛裡,充滿了對家的思念和對團圓的渴望。孩子盼望着見到久别的父母,父母期待着擁抱遠方歸來的子女。每一張車票,都承載着一個家庭的牽挂。
回家的路,是記憶中熟悉的風景。那一片片田野,那一道道山巒,都在訴說着故鄉的故事。路邊的香椿樹,是否又添了新枝?村口的小河,是否依然流淌着童年的歡樂?哪怕隻是匆匆一瞥,也能喚起心底最深處的溫暖。
02
當終于踏上家鄉的土地,聞到那熟悉的泥土氣息,聽到那親切的鄉音,所有的疲憊都煙消雲散。鄰裡們熱情的問候,親人們溫暖的懷抱,讓心瞬間找到了歸屬。
如今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泥濘的小路變成了寬闊平坦的水泥路,道路兩旁還安裝了嶄新的路燈,夜晚不再是一片漆黑,照亮了人們夜行的路,也照亮了家鄉發展的方向。
村裡新建了寬敞大氣的文化廣場,地面由平整的大理石磚鋪就而成,四周配備了各種先進的健身器材,還有造型别緻的休閑長廊和涼亭。每到傍晚,廣場上燈火通明,村民們紛紛聚集于此,或随着歡快的音樂跳起廣場舞,或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或坐在長廊裡聊天休憩,熱鬧非凡。
與文化廣場相鄰的是村裡的文化禮堂,這是一座融合了現代設計理念與傳統建築元素的建築。禮堂的外觀采用了飛檐鬥拱的設計,彰顯出濃郁的文化氣息,内部空間寬敞明亮,可容納數百人同時觀看演出或參加會議。
這裡經常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如戲曲表演、文藝晚會、民俗展覽等,成為了傳承和弘揚家鄉文化的重要場所
曾經簡陋的小賣部,如今已變成了設施齊全的小超市,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家鄉還發展起了特色農業,大片的果園和蔬菜大棚,不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讓家鄉的風景更加美麗。互聯網也走進了千家萬戶,電商平台讓家鄉的特産走向了全國,甚至走向了世界。
如今的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色建築更是别具一格。
家鄉的傳統幹欄式建築獨具韻味,多為木質結構,以木樁或竹樁支撐起房屋主體,使其與地面隔開一定距離。這樣的設計既适應了南方潮濕的氣候,又能有效防止蛇蟲野獸的侵擾。房屋一般分為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用于飼養家畜或存放農具等雜物。
屋頂多為歇山頂或懸山頂,覆蓋着小青瓦,造型古樸而典雅。在建築的細節處,如欄杆、門窗等部位,常常雕刻有精美的圖案,有象征吉祥如意的花鳥魚蟲,也有展現民間故事的人物場景,這些雕刻工藝精湛,栩栩如生,充分體現了家鄉人民的智慧和藝術創造力.
近年來,小鎮旅遊資源的開發,家鄉的周邊還湧現出了許多具有現代風格的居民小樓。這些小樓多為兩到三層,外觀設計簡約時尚,牆面多采用明亮的色彩,如白色、米色等,搭配着大窗戶和玻璃幕牆,顯得通透明亮。
樓體的線條簡潔流暢,有的還融入了一些歐式或中式的建築元素,如羅馬柱、雕花欄杆等,使整個建築更具美感。室内布局合理,功能齊全,客廳、卧室、廚房、衛生間等一應俱全,居住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這些居民小樓不僅為村民們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環境,也成為了家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展現了家鄉在新時代的發展與進步。
03
過年了,在小鎮的農貿市場上,有各種各樣的年貨賣,造型各異的紅燈籠,各式各樣的對聯、粽子、年糕、小白小紫色馍、炸扣肉等等,應有盡有。
家鄉的美食更是讓人垂涎欲滴。年夜飯的餐桌上,擺滿了一道道獨具特色的佳肴。那熱氣騰騰的餃子,是家的味道,咬上一口,鮮嫩多汁的餡料在口中散開,豬肉大蔥的經典搭配,或者韭菜雞蛋的清香,都讓人陶醉其中。
還有那香酥可口的炸丸子,外焦裡嫩,一口下去,滿是滿足。紅燒魚更是必不可少,鮮嫩的魚肉浸潤在濃郁的湯汁中,色澤紅亮,寓意着年年有餘。
除了這些,還有軟糯香甜的八寶飯,香甜的紅棗、軟糯的糯米和豐富的果脯相互交融;色澤誘人的梅菜扣肉,肉片肥而不膩,梅菜吸收了肉的油脂,香氣撲鼻。一道道家鄉美食,不僅滿足了味蕾,更承載着濃濃的親情和對新年的美好期許。
04寫在最後
回家的路雖然漫長,但沿途充滿了濃濃的年味,一路心花怒放,笑逐顔開。回家的路也是心靈的歸途。
在外面的世界,我們或許經曆了風雨,承受了壓力。但踏上回家的路,那些煩惱都被抛在了腦後。因為家是永遠的港灣,能包容我們的一切。
過年了,回家的路,是一條充滿愛與希望的路。它連接着遠方和故鄉,連接着思念和團圓。無論走多遠,無論多辛苦,我們都要沿着這條路回家過年。
- 上一篇 利益能夠使人忘乎所以
- 下一篇 淘氣外孫的“精彩”瞬間(一)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