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書連載:《閑話三國》(1255)

...

第109回:張永年洩憤難謀士       曹孟德誇才焚兵書(12)

      早已說過,張松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但也隻是個強記,時間長了也會忘卻的。這種博聞強記在世上也是罕見的。

      張松明白,楊修叫我背,已說明他中了我的計。我隻要背完,就大功告成。對楊修說:“大夫聽了。”

      楊修從桌上捧起書本,背對張松,打開第一頁,從第一個字看起,等張松背。張松從杯中呷了一口水,整一整衣襟,凝神片刻,然後一字一句地、從慢到快地背誦了起來。

      楊修一字一句地對照着書本聽着,初時還跟着張松的聲音看書,後來一張接一張地翻書,看都來不及。

      心想,張松的記性倒不錯,把這本書背得滾瓜爛熟,我看也沒這麼快。曹操啊曹操,你真不要臉,貪他人之功為已有,還要我們熟讀。要不是張松知道隐情,天下人都要被你蒙騙了。

      楊修一邊想,一邊翻書,到底張松背得對不對,他也不知道,隻是以為能背得這麼熟,一定不會有錯。

      聽來很熟,其實很生。因為生與熟并不是以快慢來衡量的。當然,熟能生巧。但象張松這樣的人,他的記憶完全要靠連貫來維持,他順着剛才看到内容按次序從腦子裡輸送出來,所以要一氣呵成。倘然中間略有停頓,思路中斷,就很難再回想起來。

      有的人雖然對書情很熟,但口舌愚鈍,反應又慢,背起來反而要斟字酌句,唯恐混淆。

      無多片刻,張松将兵書從頭至尾吟誦完畢,長長地吐了口氣問道:“德祖,下官可有差錯?”

      楊修想,張松真是天下奇才,通篇文章竟無一字之差,忙把手中書卷一合,放入袖中,雙手一拱:“大夫竟有如此大才,下官佩服!下官感激!請稍坐片刻,下官去去便來。”

      張松也不阻擋,暗自高興。心想,照你這種氣色,曹操必定要毀書。張松也站了起來,讓他進内堂,自己在廳上閑坐,聽候消息。

      楊修不知不覺掮了張松的木梢,好象得了寶貝似的,步履沖沖往内堂裡去。

      一路上還在嘀咕:曹操真是個僞君子,做了這麼大的官,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富貴已極,應有盡有,卻把人家的東西來為自己樹碑立傳。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為,任何假的東西都會被揭穿。

      今天來了個西川張松,一語道破天機,此書根本不是你的兵書,而是戰國時無名氏才子兵書;下回再來個别國使者,還不知要說出你什麼假東西來。讓我到裡面去譏笑他一番,看他以後還有什麼臉面當堂訓責别人!

      曹操目送楊修走後,穩坐靠椅,思量道:張松此人官小眼界高,竟然把楊修說得退進内堂,實在口齒伶俐。剛才楊修把我的兵書拿了出去,張松看了肯定目瞪口呆,隻得從心底裡佩服我曹操。這樣,我和楊修的面子都可以扳回來了。

      正想着,聽得外面傳來腳步聲。

      楊修到内堂口,朝裡面一看,曹操滿臉喜氣,現在楊修聽了張松的話,已對曹操存有偏見,眼裡看起人來,也就把人的形象給歪曲了。明明曹操喜形于色,楊修見了便覺得他是滿面奸笑。

      楊修想,一個堂堂的丞相,不思為人師表,卻沽名釣譽,連一本兵書都要偷。

      楊修邊走邊想,到曹操面前,也不施禮,也不說話,隻是望定了曹操尖聲怪氣地笑:“嘿嘿,嘿……,哈……”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