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名山大川不如把欄杆拍一遍
《心閑天地寬》是梁衡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本書分為祖國山河、曆代名人、作者的閱讀寫作經驗及美的理解四部分組成。書中的思想是作者人生哲學和處世哲學的凝結,其中我喜歡的是《把欄杆拍一遍》這一章。
我喜歡《讀韓愈》這篇散文。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句話:“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當然,他用自己的經曆成功地诠釋了這句話。
當年他在做太學博士時,曾站在廊前鼓勵莘莘學子們“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随。”
北宋文壇盟主歐陽修更以他為師。在歐陽修小時候,偶然得到韓愈的作品,竟然日日臨摹,并以此立志,有一天可以與韓愈的才學比肩。晚年的歐陽修,在貶谪滁州時,寄情山水,曾在滁州西南修建一座亭子,就是從韓愈的一首傳揚度不高的詩句裡面取“醒心”二字命名,意在讓自己時時刻刻保持内心的清醒,足見歐陽修對韓愈的崇敬之意。
小時候我們讀過“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長大後沉醉于他的“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做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引領了唐宋兩個朝代的文學風潮,而他直言進谏的耿直性格,又為後世樹立一代楷模,真正做到了梁衡先生所說的“胸中有壘,筆下波濤”的思想境界。
《亂世中的美神》中寫了宋代婉約派鼻主李清照曲折的一生。梁衡先生從《聲聲慢》裡展開了李清照的愁怨,以愁為文章的行文線索,講述了她的兩段婚姻及家國愁恨,其中大量筆墨落在她後半生中的三大磨難中。
李清照在處理完婚姻問題後,開始随着國破家亡的遷徙國君四處逃亡,一路所見滿目瘡痍,身心疲憊的她深受磨難,于是提筆寫下《武陵春》。
如果說她前半生的愁是“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的情愁,那麼在《武陵春》中則寫出了她的國愁。
除此之外,她的晚年生活異常孤獨。她驚詫于衣缽無人可傳,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時代,如此有才情的女子就是異類,她老年時才無奈地認清局勢。
當然,她更清醒地看清國家的困局,于是生出更多愁緒。身為女子卻又關心國事,無力改變戰局,隻怕“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所以,讀她的詞,就是讀她的一生,更是讀一個國家颠沛流離的曆史。
人民網評價梁衡:如果能夠把作品和自己融為一體,對讀者的影響将是積極而深遠的。确實,讀過梁衡先生的散文确實受益匪淺,讓你視野開闊的同時,高度還原了曆史的真相,從而積極樂觀地面對未來的生活。
- 上一篇 傻
- 下一篇 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是壞小孩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