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喜歡到超越》作者:藍幽

《從喜歡到超越》 

作者:藍幽 

毋庸諱言,當代中國文學正經曆着一個冷寂期,尤其是大雅大俗的詩歌。就像大海的退潮,它正在揚棄一些東西,但活力依然,氣勢依然。在它的多聲部合唱中,有些消失了,有些在重新集結,當新一輪漲潮到來的時候,那些矢志不渝的堅守着會組成更多壯觀的景象。對中國新詩,我始終持樂觀态度,我是有理由的,比如今天我們正要讨論的汪貴沿詩歌。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從喜歡到超越》……

        我想說的第一句話是:我的小詩弟汪貴沿今後不必再腼腆了,你近兩三年的大量詩作表明,你已經完全進入了你的詩歌境界。

      我和貴沿的文學交誼,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時,他是什邡市青年文學群體中最小的一個,我是在《星星》詩刊當了近一年的業餘編輯又回到深山的金沙磷礦工作。 後來的情況是,我有幸在德陽建市後充任了《德陽日報》的副刊編輯,他卻在商海浮沉,期間也在市文聯和市機械局工作過。分别的一二十年他還在寫嗎?時不時想起什邡的文學朋友時,也就想到了貴沿。 

        直到四年前,他拿出厚厚的一疊已經編好的詩稿《塗鴉路上》要我寫序,才知道這位老弟癡心不改,一直在寫詩,甚至成了成功企業家後寫詩更多了。問他何以能夠堅持,他隻回答了兩個字:“喜歡”。 

        他那本《塗鴉路上》可謂獨出心裁,一首詩歌一張照片,互為映襯,互為解讀,是在追憶中體味生命之旅,也可以看成一種詩體日記,一種碎片化的即興短章。但就是這本詩集,在無錫舉行的首發式上卻獲得了成功,成功的亮點據說就是詩畫合璧。這給了他很大的鼓勵。作為一種應激反應,他有了自信而且更勤奮了。他嘗試了四川方言詩的創作,與友人組成詩歌群體“土裙部落”和“寬詩堂”,他幾乎把所有他感興趣的人、事、物都寫成了詩。

        這幾年,他又與國内外衆多詩群交流,贈答唱合,似乎全忘了他的第一個銜頭是職業經理人,他必須為他公司的職工謀福利,如此一番忘情,一番江湖之後,他又出版了自選集《栅欄内外遺落的文字》和詩集《挑一簾煙雨走世界》。這些詩歌篇什可以看得出來,他在生活和工作中一邊行吟,一邊工作,把精神和物質融合得很好,在行業内把企業文化這張牌打造得非常成功,品牌在全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今天,我隻想看看讀一下這本《挑一簾煙雨走世界》。 

        如果說《塗鴉路上》還隻是一本詩日記的話,那麼兩年以後的《挑一簾煙雨走世界》就應該是一個生命段落的詩意梳理了。換言之,貴沿寫詩,已經從單純的“喜歡”進入到了一種自覺的境界。貴沿這些年,從小康邊沿的川西到一向富足的江南,兩地雖有差異,但同為天下糧倉,差異并不大。在貴沿詩中呈現的,無非是草堂茅屋與霧裡西湖,桃花朵朵與蓮葉田田之别。當然,并不是柳永他們“楊柳岸,曉風殘月”那種閑适柔弱,他把唐詩宋詞中的佳句化入化出,有時很深沉厚重,有時很輕松愉悅。但是,真正在貴沿心中造成震撼的西北之行。

        這部詩集的開卷之作,就是《劫持一簾煙雨去銀川》,而後嘉峪關,而後沙坡頭,而後賀蘭山、玉門、月牙泉……每遊一處,必有感歎。可以想象,一個在天府之國長大,又到江南水鄉吳侬軟語中浸潤的青年詩人,那種面對蒼莽與雄闊生出的豪壯。他的摯友健鷹認為,是唐代那批邊塞詩人作品生出的氣場,喚醒了貴沿一度潛藏于溫柔敦厚之下的俠肝義膽,意然就生出了《挑一簾煙雨走世界》的意象。而到了銀川,“挑”這種多少還帶有陰柔成分的動詞,直接就轉換成了十足陽剛的“劫持”,甚至陽剛之外還讓人感到有些霸蠻。這種轉換中,包含了貴沿太多矛盾糾結的情愫:……劫持一簾煙雨去銀川/不學張骞,不學常惠/醉了,登山摘星星/累了,躺戈壁看月亮/用白雲擦汗,用黃沙洗臉/山青水綠的日子,不是江南勝似江南//……還有:……從春秋戰國到南北朝/把黃沙安頓下來/把風沙請出關外/……還有:……我想與黨項人一起/披星戴月,騎馬射箭/……最後落腳于:……鳳凰都可以化城而卧/何況我人生苦短幾十年/劫持一簾煙雨去銀川/該喝酒喝酒,能寫詩寫詩/把相思倒入酒中/放下一切塵世欲望 /讓靈魂飛揚/大漠孤煙直 塞上更江南 ……  這裡,貴沿已經十分明白地告訴我們,他喜歡兼有江南之秀美與塞北之剛毅的銀川,可以作為生命托付,好像尋找了半生的栖居之地就是那裡了。銀川有他所想要的快意人生,詩意人生。 

        這就是自覺的詩的境界。我們常說,每個人都有成為詩人的可能,因為每個人都有向往,都有詩化人生的沖動。但事實上,從想寫、能寫到“喜歡”,已經是一道艱辛的大坎。當貴沿輕描淡寫回答“喜歡”二字的時候,他略去了為此而付出的全部艱辛。因為他知道,一切藝術之路都是永無止境的,而常常被冷落的詩歌尤其如此。隻有當寫詩作為生活與生命的一部分的時候,你的人生才真正有了詩化的可能。現在,貴沿走進去了,我衷心祝他因為寫詩而能從中獲得别人未必能得到的充實和快樂!


2019年6月22日詩歌研讨會現場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