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感決定了孩子人生的高度,你的态度決定了孩子的價值感

叮當媽媽陪你自我成長,科學育兒。

有一位媽媽向我求助,她告訴我,她的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沒有動力,8歲的孩子心态就好像80歲的老人。平時放學回家作業不願意寫,隻想打遊戲;到了周末父母想要帶他去戶外活動,他也不願意,隻想在床上躺着。問他什麼原因,他就說沒意思。但孩子以前也不是這樣的,他以前也很優秀,家長也不斷的在激勵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變成了這樣。通過詳細的溝通,叮當媽媽發現正是家長的“激勵”,給孩子帶來了極大的打擊與困擾。

叮當媽媽想說孩子變成這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父母家庭教育的問題上。《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說過,如果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感到痛苦,感到艱難,感到失望、傷心,一定是因為方法錯了。相信隻要父母用了正确的方法,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但是如果父母用了錯誤的方法,困難就會接踵而至。


...

...

我們想要找到正确的方法,還得要去發掘孩子出現問題的深層原因。當一個孩子感覺到我能行、我值得被愛、我是最重要的,那他就會擁有良好的自我價值,從而充滿了動力。但當孩子在生活和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的是我不行、我不重要,那孩子就可能會出現退縮、放棄的想法和行為,一次又一次的逃避與放棄,最終導緻出現無望、無助、無價值感的狀态。面對如今快速發展、充滿競争的社會家長都非常重視孩子的成長,希望孩子擁有好的學業成績和生活習慣,但常常事與願違,有的孩子表現出不愛學習,沉迷遊戲,不願與同伴交往等等傾向,這些都是缺乏自信,自我價值感低的表現。自我價值感是個體追求成功的内在動力,《自卑與超越》的作者阿德姆認為歸屬感和價值感是孩子的首要心理需求。隻有當孩子的價值感和歸屬感被充分滿足時,内心才能充滿力量,才有機會被逐漸培養成擁有優秀品格與技能的人才。那我們怎樣才能讓孩子有價值感呢?


首先,學會接納和欣賞孩子。接納意味着不論孩子們的好與壞、對與錯、成功與失敗,父母都是包容的,會讓他們明白,就算做某些事情失敗了,父母也是體諒他,接納他的,讓他更有勇氣去嘗試。自我價值感是個體參照周圍的人對他的評價和态度經過自身價值的評價形成的。因此家長對孩子的評價與态度至關重要。當孩子生活在一個對自己接納與欣賞的環境中,更有利于促進孩子自我價值感的發展。

第二,放手讓孩子自己來。現在很多家長都喜歡對孩子的事情包辦代替,導緻孩子自主獨立能力的缺乏,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就一蹶不振,容易産生自卑心理。做家長的我們要給孩子做事的機會,一個孩子對家庭的貢獻也是全方位的,當孩子在做事與付出的過程中,他才能意識到他所做的事情真的具有價值,他有能力通過自己的學習和行動,改變自己和周圍人的狀況,這時候他對自我的評價就會很高。當我們決定放手讓孩子自己來時,也要把選擇的權利逐步的還給孩子。當他能對自己的生活和事情具有一定選擇的權利時,他也會更有責任感,更有動力,更有價值感。


...

第三,學會鼓勵和肯定孩子給他正面的反饋。很多家長說鼓勵和肯定孩子我們會呀,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和孩子說“你很棒!”“你很優秀!”可我的孩子價值感也不高。我們做家長的要有一雙慧眼,善于去發現孩子身上的亮點。發現亮點還要提出表揚,但表揚也是有技巧的。盡量不要使用物質獎勵的方法,表揚孩子也要表揚到孩子的精神内核,而不是浮于表面的一句“你很棒”!對孩子的表揚要具體化,越具體越好。你很棒,确實對孩子有一定的激勵作用,也代表着對孩子的肯定與認可,隻是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孩子慢慢就沒有了感覺,而且也會感受到父母并沒有用心的肯定自己表揚自己,所以自然起不到提升孩子價值感的作用。所以提升孩子自我價值感遠不止一句你很棒,這麼簡單而要具體化,具體的是具體表揚。比如,孩子拖了家裡的地闆,我們可以說:“謝謝你,寶貝。你把地闆拖得很幹淨,哇,我們都可以坐到地闆上玩了。”再比如,孩子見到認識的人主動打了招呼,我們可以說:“呀,你更懂禮貌了呢,看到阿姨都主動打招呼了。”具體的表揚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肯定,還能感受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無意識中就提升了自己的價值感。

在一個人的生命曆程中,自我價值感的高低決定了他一生的成功與快樂,也決定了他人生的高度,但你的态度決定了孩子是否具有價值感,在生活中你又有什麼好的方法來幫助孩子建立價值感呢?歡迎留言告訴叮當媽媽。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