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三月三”踏歌而來》
01廣西“三月三”
一年一度, 熱熱鬧鬧的廣西“三月三”國際民歌節又要到了。今天在課堂上,快下課的時候,我跟學生互動了一下。
我問學生:“三月三“是廣西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大家對這個節日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因為,一會下課之後 課外活動時間, 安排學生到學校食堂參與“五色糯米飯”的制作活動,并且個班拿出作品參展。
學生的回答:“放假 ”,出乎意料的一緻。意想不到的答案,我楞了一下。
老師:“哈哈,你們這答案讓老師尴尬一會”。
我以為她們會回答:吃五色糯米飯、唱山歌、扁擔舞、民族服裝秀 等等,可就沒想到會是“放假”印象最最深刻。
“三月三”,廣西官方發布:放假兩天,連雙休一塊共休4天。全世界隻有廣西放假,學生們想印象不深刻似乎也不行呢。
02“五色糯米飯”
“三月三”傳統美食五色糯米飯來了,雖然看起來五顔六色的 但可都是純天然綠色食品,各種染色都是植物提取成分的。
俗話說:“南吃蝦, 被吃蟹, 兩廣吃遍自然界”,可見兩廣地區對食材的要求比較高的。
壯族人民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豐登的象征。每年農曆三月三或清明節時節,廣西各族人民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飯。
五色糯米飯,因糯米飯一般呈黑、紅、黃、白、紫5種色彩而得名。其因五彩缤紛,鮮豔誘人惹人喜歡又因其天然色素染制而成,對人體有益無害,各有清香,别有風味而成為廣西重大節日經久不衰的美食之一。
最好的顔色是,紅藍草,楓葉,密蒙花,白色,這幾種是老人傳下來,其中黑色是五色糯米飯的精華是靈魂,也是最難制作的。
五色糯米飯原材料顔色表如下:
紅藍草(紫色)
楓葉水(黑色)
密蒙花(黃色)
蘇木~(橙色,紅色)
碟豆花~(藍色)
碟豆花+密蒙花(綠色)
讓學生了解五色糯米飯五種顔色的染色過程 和糯米飯的蒸煮方法。有利于傳承技藝民族特有技藝。
學生參與五色的制做教程:
黑色染料:楓葉
楓香樹和南燭(黑色)用楓香樹、南燭的嫩莖葉漬汁浸米染成的黑色糯米飯,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青精飯”,就連杜甫也稱贊“豈無青精飯,使我顔色好”。
黑色糯米飯制作過程如下:
1、把楓葉切碎,用石桕舂爛,也可以用破壁機搗碎楓葉。
2、冷水泡搗碎的楓葉兩三天。
3、用鐵鍋加熱緻40度左右,(不能太熱)用發财的雙手搓楓葉,直到水冷;再加熱,再搓;反複三遍。
4、濾渣,水加熱,緻50度放入糯米泡。
5、泡米的水冷了,濾水再加熱再泡,反複三泡遍。
6,最後一輪泡米,可加入少許花生油,目的是為了真的時候,米粒發亮,顔值高。
7蒸鍋水燒開,泡過的糯米上鍋蒸50分鐘即可。
紫色染料:紅藍草
紅藍草(紫色)莖葉揉爛後放在開水中,等一會兒水就會變紅,再加入一點草木灰搗爛、水煮提取,就能獲取藍色使用染料。
黃色染料:密蒙花
密蒙花和栀子(黃色)密蒙花又叫“黃飯花”“染飯花”,用曬幹或新鮮的密蒙花煮水染飯,有濃郁的花香味。栀子的果實含有天然使用黃色素,将果實搗碎放入水中浸泡,可獲取鮮亮的黃色染料。
其它顔色色糯米飯的制作方法
1、尋找各種食用色素來源的植物材料;
2、将植物原料擠壓或搗碎、煮沸、過濾去渣,獲得色素染料;3、将優質糯米浸泡在色素染料中,直到米粒完全着色;
4、鍋上蒸,有米粒的成熟度和明度;
5、把它拿出來,做成一個漂亮的圖案,或者混合均勻。黑色,紅色,黃色,白色和紫色,都很好吃了。
03“三月三,唱山歌“”
又是一年春好景,廣西“三月三”歌海如潮,三月三唱山歌是重頭戲,通過山歌傳承民族情!
“二月天楊柳醉春煙,三月三來山青草漫漫……”高中生版《上春山》踏個而來,唱響校園。
“山歌好比春江水,這邊唱來那邊和......”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裡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台、抛彩球、則佳偶,别有風趣。
唱山歌,追随春天的腳步,踏遍江畔綠意。在這醉人的景色中,悠揚的歌聲傳遞着對大自然的敬仰與熱愛。
寫在最後
廣西“三月三”如同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風情。它讓我們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回味那些美好的時光,感受那些簡單而真摯的情感。
- 上一篇 不在乎中的在乎
- 下一篇 失去過,才懂得珍惜美好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