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朦胧鳥朦胧
一直認為,中文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
唐詩宋詞,璨若星河,每每讀起,都口有餘香,讓我無限向往那些時代。
到了現代,語言的美雖未能如古代那樣大放光彩,仍如清晨的露珠、如早秋的菊花,優美動聽。
近來彈到一首曲子,簡單的旋律和歌詞,卻意境悠遠,總讓我想起那個時代,南國有佳人,亭亭玉立,初涉愛河,心思細膩,在柔柔的燈光下,徘徊不前,品味着愛情的甜蜜與憂愁。
這原來是瓊瑤七八十年代上映的電影主題曲,林青霞主演。那個時代的含蓄與熱烈撲面而來,流淌在美妙的音符中。
月朦胧鳥朦胧,
螢火照夜空。
山朦胧樹朦胧,
秋蟲在呢哝。
……
本是俗氣的男歡女愛,誤會沖突,再和好,熟悉的情節卻被歌曲唱得清新脫俗,清麗動人,一次次地把我帶進少女美好的秋夜。
前陣子看到瓊瑤仙去,恰好我又在彈這曲子,也是偶然也是巧合,借由曲子回憶下青春時期。
不能說有多迷戀瓊瑤的每個劇,但愛情的啟蒙、文化的感知,其中一部分一定有瓊瑤的因素。兒時就聽過有個女孩名叫婉君,曾也跟着輕輕哼唱,到後來又唱過青青河邊草,悠悠天不老,雖然故事講什麼完全不記得,但曲子卻烙在心上。
小學生的時候,還跟着爸媽一起看梅花三弄,模糊記得有個嗓門很大很激動的叔叔,以及半露酥肩、低眉嬌羞的紮辮子美女,還有無法理解的一會兒跟這個人好,一會兒又跟那個人。特别記得有些親熱畫面,正是男女主角要寬衣解帶,這時候爸媽就趕我走了。
再大點,還珠格格就來了。那個時候全班讨論,放學一起買貼紙,我還記得自己買來貼在筆記本上,花花綠綠的,旁邊我還做了筆記,分析小燕子的形象,表達對蘇有朋的花癡。每一集都是如數家珍,雖然現在也忘了大半,但片頭曲的歌詞記得牢牢的,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潇潇灑灑,甚至歌曲對應的畫面我還記得,幾個年輕主角騎馬歡笑着,青春洋溢。隻是後來有紅塵作伴的人,但活得一點不潇灑,常常想逃離這憋屈的生活,又無法實現。
到後來,再也沒看過瓊瑤劇,那個敢愛敢恨、常三觀不正的劇集微顯老套,開始接觸韓劇美劇,那個憂愁熱烈、古典又俗氣的氛圍離我越來越遠。
現在又重新看瓊瑤,還沒開始看書看劇,就被這簡單的歌詞吸引,仿佛也做了個美夢。
花朦胧夜朦胧,
晚風叩簾栊。
燈朦胧人朦胧,
但願同入夢。
晚安,這風這花這夜,沒有憂愁,伴着清香,甜甜睡去吧。
- 上一篇 茉莉餘韻,心香長明
- 下一篇 大漠胡楊油畫《塔河秋色》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