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我們還是孩子好不好

兒子的作業裡有一項看圖寫話,他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草稿本上寫了一段,他媽媽看完後認為意思表達不夠準确,給了一點提示後,要求他重寫。

小朋友嘟囔着小嘴,一邊寫一邊念叨“我知道是我太笨了”,老婆意識到剛才的态度有點不夠恰當,于是連忙去安慰他,說“不是你笨,是這個作業比較有挑戰性,但媽媽覺得你可以寫的更好”。

小朋友繼續去寫,很快就完成了,哼唧哼唧地抹着眼淚出來了,他媽媽說,你看,這不是寫的挺好的嘛?怎麼叫你重寫還哭了呢?

小朋友說我沒哭,結果卻跑回自己房間大聲哭了起來,像是受了很大委屈似的。

過了一會兒,這一波兒情緒過去了,又出來開始拼積木,找我下象棋,就像什麼事兒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有時,我會覺得做小孩子其實挺好的,不會有那麼多計較,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相反,大人說的每一句話都要考慮他的感受。

有時候我也會天真地想,就當我們還是孩子好不好?不要給自己那麼大壓力,凡事可以随性一些。

最重要的本領是學會忘記,可以迅速從負面的情緒走出來,然後若無其事地自動切換到另一個模式。

當然,更多地,我也希望在日常生活中多得到一些鼓勵和肯定。工作上的壓力很多時候都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我們想辦法去調節。但生活終歸是屬于自己的小天地,是可以任性可以休整的溫馨港灣,如果累了,可以有那麼一個肩膀可以依靠;如果你想要訴說,會有那麼一雙善解人意的耳朵耐心聆聽!

你不妨大膽地厚着臉皮說說你的壓力和委屈,希望對面的那個ta可以給予你期待中的鼓勵和安慰!

然後,好好地睡一覺,第二天繼續滿血複活,開始新的征程。

偶爾做回孩子其實挺好的!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