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當農工這些年(五)超出預期

七月初一年一度的暑假開始了,英子照理去城裡過暑假,田間管理也告一段落,夢雲長長松了一口氣,這幾個月要代課,還要管理土地,雖然地離家很近,但時間要管理好不能沖突。

安頓好家裡,夢雲回城裡住了一天,放松心情,順便采購一點生活必需品。


第一年管理土地,尤其是澆水是個難關,夢雲站在地頭的渠道上,“嘩嘩”的流水從幾個水口子傾瀉到地裡,她就一陣眩暈。

還好水澆地面積不大也就幾十畝而已,油菜地給三次水,都是關系不錯的老鄉幫忙,尤其是老段場場都在。他是單幹戶,十幾歲從老家投奔遠在這裡的舅舅,雖然成了職工身份,可是個人問題一直沒有解決。舅舅、舅媽退休搬到市裡後,老段就留在這裡。

老段和張世超家是鄰居,王淑玲偶爾改善生活也叫老段過來打牙祭,冬天閑暇時還一起摸麻将,因王淑玲和張世超的原因,夢雲和宋軍也與老段關系密切許多。

這些年老段和王淑玲在場院上幹活是搭檔,遇到張世超走不開的時候,老段也幫助王淑玲澆水,自然也幫夢雲家澆過第二次水。幾家人的關系也親密許多,在一起吃喝成為常态。


八月中旬油菜地慢慢變黃,大家開始挑着打油菜,夢雲家也不例外。

真正大面積打油菜時,夢雲和宋軍有點着急,這個嚴重性消耗消耗體力的活計顯然吃不消,宋軍開始請求熟悉的哈族過來幫忙,開學之際給他家孩子解決了學費。

打完油菜,攏成行在地裡自行晾曬,康拜因已經“突突突”開到地裡收割大麥。當時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康拜因給誰家收莊稼,要給司機們送飯。

輪到夢雲家收麥子剛好是禮拜天,夢雲提前買了幾瓶飲料和煙,兩個康拜因師傅和拉糧師傅都有份。

師傅主動提出:“我們早就吃膩了大盤雞,要不你家送點羊肉湯煮挂面,再放點香菜。”

剛開始聽到師傅們不吃大盤雞,夢雲心裡還“咯噔”一下,擔心提什麼過分要求,聽到羊肉湯挂面瞬間放心了:才買的羊腿還凍在王淑玲家的冰箱裡,香菜嘛,花盆裡冬夏不斷,挂面是婆婆提前給準備好的。

這頓飯,夢雲不但送給康拜因師傅,在場院上互相幫忙卸糧的同事們也有份。


大麥和油菜收到場院,人們開始忙碌了,油菜要人工揚場,大麥必須水分不超标才能用清糧機篩選入庫。

張世超不會揚場,這些年王淑玲和老段搭檔,今年夢雲又加入了他們的行列,每天風頭正旺時場上熱鬧非凡。

不過油菜産量不高,工作量還行,大體上入庫後,善後工作夢雲不會搞,也沒有時間,索性搞回家慢慢折騰就好。


而清大麥時幾家人自由結合,夢雲家勞力弱,羅志紅和小舅子主動提出和夢雲搭夥,又叫了另外一個同事。

一般情況下男職工拖袋子,女人站在出糧口接袋子,體力中間的去送糧口上糧。

夢雲每次主動去上糧,清自家糧的時候,煙、餅幹、瓜子、飲料統統安排上。盡管她體力弱,搭檔們也不好說什麼。

入庫時,夢雲直接雇人,那是非常辛苦的體力活,在夢雲的認知裡: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堅決不欠人情。


秋收結束,夢雲把王淑玲幫忙借的十袋飼料歸還,又多給了半袋,畢竟第一頭豬已經回本,圈裡還有兩頭大肥豬呢。

趁着星期天,夢雲把搞回家的油菜底子在渠道邊用水洗的方式清理幹淨,總共榨了60公斤純菜籽油,油渣當成羊飼料。

自己家留了30公斤菜籽油,剩餘的送給婆婆和大白哥還有姑姐家。


多半農工們習慣開春抓豬仔,八個月出欄,剛好趕上宰凍肉,十一前後是屠宰空檔期。

而夢雲五一抓的豬仔,飼料摻雜大批量的青飼料,再加上宋軍驅蟲及時,他們家飼養的豬5個月就能出欄,随手又添了兩隻豬仔續上。

秋收剛過,夢雲先後屠宰兩頭肥豬,收入1000元,還留下一點肉剛好接濟到屠宰冬天的羊肉。至于下水和豬頭自然是老段收拾好,愛好廚藝的張世超加工,三家人共同打牙祭,慶祝秋收結束。


秋收結束山上的羊群從牧場歸來搶茬、抓膘、售賣,幾乎是一條龍服務。

夢雲家隔壁鄰居要搬到開發區生活,養隻不太好帶,索性賣掉,夢雲和宋軍挑了兩隻母羔補充羊的繁殖裡。

這邊還沒有消停,公婆那邊傳來求救聲:“你們不在這邊,家裡的養隻沒有搞到飼草。”

“也真是的。”夢雲心裡不痛快,“平時幫大兒子一家養羊,他就不能到草湖搞點草?”

“我哥那個人你還不了解,一輩子活在父母的翅膀下。”宋軍也無可奈何。

自從宋軍調到畜牧公司,和下面的牧羊人關系不錯,每年七月份打馬蓮草的時候,宋軍趁着去羊群巡診的空擋,打一些馬蓮草,然後分給父母一部分,少量留給自己家的羊。

“這不,我們才過來一年,他們就沒有辦法。”夢雲若有所思,“那一年你去甯夏出差,我騎着自行車去草湖讓老李給畫了一大塊,然後你哥才搞到羊的口糧。”

“你以為我哥像你一樣有那個能力?要不然他也不會離不開父母,守在那一方土地。”宋軍也無可奈何。


十二月份團場财務科決算結束,夢雲承包的這一套土地去掉公家墊付的成本和資金占用費,賬面不虧不赢,忙碌幾個月所得:一份大麥種子和飼草、飼料若幹。

第一年不虧損,已經超出了夢雲的預計,況且還掙了一份種子,第二年又少了一份成本,公家賬面也沒能押夢雲的種地預留金。

三頭肥豬淨收入1200元,還沒有耽誤代課,三樣收入家在一起,和宋軍的工資相媲美,夢雲知足常樂。


防疫結束,宋軍和夢雲找了一輛皮卡直奔父母那裡。

老父親挑好了七隻羊,六隻生産母羊和一隻後備母羊,說了自己的要求:“給你們幾隻羊,每年給我四隻羊羔吃肉,剩餘的是你們的。”

“老爹,誰能保證羔羊成活率百分之一百?”夢雲打趣他。

“在這裡我養的羊雙羔率達30%,肯定不止六個羊羔。”老父親振振有詞。

“你這是人工幹預配種,我們那裡是自然繁殖。”宋軍也忍不住插嘴。


其實,帶走這些羊老爹也舍不得。

半輩子搞牲畜繁殖技術,退休後也沒有閑着,依然利用獸醫站的種公羊資源,改良自己家羊的品質,是老人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畢竟年事已高,又有不菲的退休金,何必那麼忙碌辛苦呢?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