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南北中(32)博觀約取,厚積薄發

...

網圖侵删

閱讀習慣延續至今,身邊也經曆過這樣或者那樣事情,幾十年積累下來,從書中或者生活經驗中汲取的營養,不但讓我們的生活從容許多,也為我的寫作事業提供這樣和那樣的素材。


清楚地記得小學階段讀過一本《山村女教師》,大意就是下鄉知青毛玲玲被安排在鄉村學校當一名代課老師,兢兢業業教學并且用故事的形式給當地的孩子們分享外面的世界,深受孩子和家長們的愛戴。最難能可貴的是女老師一直不放棄學習,通過高考離開了鄉村。

這個故事一直萦繞在我的腦海中,進入初中擺在我面前的隻有兩條路:通過中考改變命運;要麼和小夥伴們一樣相親、結婚、生一群孩子。

那個女老師就像一個指路的航燈讓我勇往直前,尋找到适合我的出路。


也許是環境的影響,家裡有個優秀的姐姐顯得我處處不如人,自卑、自大、可憐、可悲充斥着我的性格形成,一度焦慮不已。

偶然的機會我讀了《被讨厭的勇氣》,原來這一切都是我自身的原因,後來我嘗試着改變、尋找自身的優勢,慢慢成了現在内核穩定的性格。


後來的日子按部就班結婚生子,生活曾經一地雞毛,第一次當媽媽沒有經驗,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尤其是孩子達不到我的滿意除了責備就是打壓,一度親子關系比較緊張。

後來看了《愛的教育》終于明白,和孩子溝通還有這樣的方式。慢慢地我改變和孩子的相處方式,親子關系改變許多。


剛成家那會,大妯娌先入為主對我各種打壓,雖然不在一個鍋裡吃飯,畢竟我的孩子在公婆家幫帶,況且他們還住在一個院子裡。

偶然的機會看到這樣一段話:“盡可能把敵人處成朋友關系。”這句話讓我醍醐灌頂,不就是利益關系嗎?于是我利用工作便利之際,把一直沒有工作的大妯娌安排在我們單位,并且隻挂靠工齡、不用承包土地。

作為反饋,我的孩子在奶奶家借讀7年,都相安無事,偶爾婆婆身體不舒服,大妯娌還主動給我家孩子做飯吃,順利參加中考,後來學業還算順利。


孩子成長過程中,我的閱讀習慣一直堅持着,有什麼讀什麼,喜歡什麼讀什麼,毫無章法,不過是摘抄一些詞、句、段落而已。

直到孩子走出校門,我跑完職場有大把可支配的時間,于是我嘗試着開始在自媒體平台上碼字,無論文筆怎樣,從來沒有斷更過,那一摞摞摘抄本源源不斷地提供素材。

寫了一年碎碎念,我的欲望開始膨脹,再也不滿足千字文,而是嘗試寫系列文。

從工作到退休這幾十幾年都在兵團生活,寫作内容大多和兵團有關,記得寫《軍墾歲月》中上海知青按照政策讓一個子女回上海定居,那一段時光于我是個空白,而《小巷人家》中男主人公在上海讀書的那段時光給我啟示。

除了寫系列文,多半文章都是情感故事文,包含養老方面的居多,《兒孫繞心》給我很多提示,也借鑒了它的寫法。


目前我的閱讀不僅僅限于紙張閱讀和電子閱讀,還有聽書,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

網絡的發達,碎片化閱讀更加便捷,某乎推薦的文章相對而言質量比較上乘,尤其是鹽選專欄推薦的文章質量不錯,内容和寫作手法都值得借鑒。


人到中年人生開始走下坡路,餘下的好時光有限,餘生很貴,好好珍惜,繼續閱讀,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理智對待生活、書寫有重量的文字,讓自己的人生更厚重。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