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複盤:唯有熱愛,可抵歲月漫長
2022年2月轉眼又過去了。
回顧這一個月,我感覺最大的進步是内在的成長。
這份内在的成長,是伴随着我的畫畫一起成長的。
2月份,我的繪畫狀态總體不錯,總共刷了20幅習作,這是我有生以來畫畫最勤快的一個月。
曬一下作品集。
這些習作,有一半是課堂作業,也有一些是臨摹名家的,還有3張是自己參考照片素材原創的。
這些習作,在專家眼裡仍然是相當稚嫩的,但我自己卻是十分的喜愛,因為每一幅畫裡,都傾注着我的深情,見證着我的成長。
因為時不時地會在朋友圈曬一下習作,所以在一些朋友眼裡,子諾已俨然成為一名畫家,可以自如地畫出各種各樣的作品。
但其實,我心裡非常的清楚,自己目前的繪畫水平也就是菜鳥級别,剛剛有點入門而已。對于許多題材,自己畫起來還是力不從心的。
自從愛上畫畫,總會時不時地遭遇這樣的靈魂拷問:
你是想要享受畫畫的過程,隻管開心就好?還是想要提升專業素養,享受畫畫進步的成果?
講真,每次遇到這樣的靈魂拷問,我總是有些困惑:難道非得二選一嗎?難道不可以兩者兼得,既享受畫畫的過程,又享受畫畫進步的成果嗎?
因為在網上報了很多的繪畫課程,也加了很多的繪畫群。時不時地,一些畫友會在群裡探讨學畫的初衷和學畫的心路曆程。
我發現,每個人學畫的初衷雖然各不相同,但歸納起來就兩種:
為别人畫,還是為自己畫?
為别人畫,就是把畫畫作為一份職業,用畫變現。追求的是畫畫的結果,注重的是客戶的滿意度,強調的是各種繪畫技巧和專業性,能否享受畫畫過程則是次要的。
為自己畫,就是畫畫是内在情感的一種表達。報課學習各種繪畫技巧,隻是為了更好、更準确地表達自己。比如有些小夥伴報了萌寵課,目的就是想用自己的筆,把家裡的愛貓畫出來,确切的說,是把對貓的愛意表達出來。
毫無疑問,我學畫的初衷就是為了表達自己,就是想用手中的筆,畫出心中所有的美好。
當然,為了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我也努力地去學習各種繪畫技巧,從構圖、素描、冷暖、虛實、松緊、節奏等各個方面,去綜合考量如何更好地創作一幅畫。
但是,從“知道”到“做到”,從小白到大觸,需要經曆相當艱難又漫長的過程。
通常來說,要達到專業水準,至少得認真畫上1000幅。而我至今也就畫了300多幅,差距不是一點點。
從心理學上講,我們對于外部世界的認識可分為三個區域:舒适區、學習區、恐慌區。
如果你總是呆在舒适區裡,每天都在熟悉的環境中,得心應手地做着熟悉的事情,你會感覺很舒服,但也不會有多少成長。
如果你總是強迫自己處于恐慌區,做你做不到的事情,你就會感覺擔憂、恐懼,不堪重負,甚至因挫敗過多而崩潰,最終放棄學習。
隻有學習區是最适宜長住的地方 ,這裡充滿了新奇的東西,但又相對可控。在這裡,我們可以充分鍛煉自己,挑戰自己,讓自己不斷得到成長。
當然,人都是有貪念的,特别是在你熱愛的領域裡,總希望自己得到快速成長,以緻不斷推高對自己的期望值,從而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置身于恐慌區。
記得去年有段時間,我曾有些自不量力地去跟畫一些高難度的作品,結果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焦慮抑郁,有好幾個月都不敢拿起畫筆。
二月初的時候,因為畫廢了好幾個作業,整個人又開始變得難受起來。但這次,我汲取了以前的教訓,沒有與自己死磕内耗,而是擁抱内在的小孩,安撫她,鼓勵她,告訴她隻管去做,無懼結果。
同時,我在練習時适當降低難度,隻跟畫一些簡單的鋼筆速寫和淡彩,或者做一些小稿練習,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正向反饋,減少對失敗的恐懼,保持對畫畫的熱愛。
因為我知道,畫畫已經成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跟吃飯、睡覺一樣,是一種需要!但同時,我也明白,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如果每次畫畫都需要心理建設,内在小孩可能因為過于痛苦而不想畫畫。所以我必須平衡好兩者的關系,以免出現内耗。
我發現,每當我内心甯靜、喜悅,對繪畫素材充滿熱愛的時候,畫起來就會感覺特别順暢,有時候甚至感覺猶如神助,可以畫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而當我對某個素材沒有感覺,隻想完成一個作業的時候,畫畫的效果往往不盡人意,時不時帶來挫敗感。
所以,2月份我在挑選繪畫素材的時候,都是随心所欲。想做作業,就做作業;不想做作業,就畫個小稿練練手;偶爾興趣來了,也臨摹一些名家作品,挑戰一下自己;特别有激情的時候,則忍不住原創一個作品。
我發現,畫畫不僅提升了我對外在世界的感知力,也讓我學會更好地愛自己,給予内在世界更多的關注。學會時時覺察内在小孩的情緒,努力與她快樂相處,減少内耗。
我很感恩,在我年過半百的時候,終于遇見自己的真愛——水彩,可以傾注我的深情,承載我的夢想,托付我的一生。
希望這份熱愛能一直保持下去。
- 上一篇 《張藝謀的作業》讀書筆記
- 下一篇 快速反應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