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動D400 讀書【互補】與對稱

舞動靜心打卡D2/R58(每輪7天·第58輪第2天/總第400天),動态靜心+無邊無際靜心+索菲旋轉,完成✅,暨簡書碼文打卡D1058天。➡️

...

晚霞流光

長期以來,基礎物理學和認知科學常常被卷入類似“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永恒博弈中:

按說我們人類的大腦起源于物理世界,而我們對物理世界的一切了解,又都是通過大腦來進行的。二者互為基礎。

如果每次隻調查兩個問題中的一個,那麼有些關鍵的問題就得不到解釋。

如果想從整體上理解物理實在,就需要了解事物的兩面或多面,以及它們是如何被整合或融合在一起的。

在物理學的角度裡,世界依賴于觀察者,但對觀察者的本質卻不深究。

在認知科學的角度,觀察者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卻又從不質疑物理世界的本質。

而積極的行動主義,試圖将這兩方面結合起來也仍在路上。

由此,我們就此引入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弗朗克·韋爾切克(Frank Wilczek),關于『互補性』的概念——

互補性(COMPLEMENTARITY)是指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來描述一個系統,每一種方法都是有用的,并且是内在一緻的,但彼此是不兼容的。——弗蘭克·維爾切克

弗朗克·韋爾切克(Frank Wilczek),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理論物理學家,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在普林斯頓大學讀博期間,韋爾切克和他的導師戴維·格婁斯發現了量子色動力學中的【漸近自由】,因此得獎。

著有《美麗之問:宇宙萬物的大設計》(Beautiful Question: Finding Nature's Deep Design)等著作。

韋爾切克廣為人知的金句,包括:

If you don’t make mistakes, you’re not working on hard enough problems. And that’s a mistake.
– Frank Wilczek
如果你沒有犯錯,那代表你手上的問題不夠困難,而這本身正是一個錯誤。
—— 弗朗克·韋爾切克


...

我是水沐,有感于以上『雞vs蛋孰先』和『互補性』這兩個貌似相互獨立的兩個角度,卻似乎找到其中更深的連接和啟發,就此記錄如下——

萬物一體,陰陽和合。

『互補性』是一種對稱,一種秩序,還是一種機制。

人亦如此,循『道』而來,順『流』而去。

也所以,『與道同行』,是更輕松的『順勢』而為;『身心俱臨』,是修悟有效的『合一』狀态。

無論怎樣绮美或苦痛的『相遇』,你我終将别離,生命終将消散……

同願不負此生,一起活出生命的豐盈自在、交相輝映、流光溢彩。✅✨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