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60網絡學習||跟着楊金儉主任學習家庭教育2

文/ 楊詩雲

2024年10月1日下午3點,楊金儉主任準時在騰訊會議開始了他的第二次講座。這次講座的題目是《家校協作的理論依據與實踐探索》。楊主任說,之所以開展這次講座,主要是想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達到兩個目的。一是:學到常識,有教育自知,讓項目組的老師們以後在學習工作中主動踐行。二是堅定信念,汲取家庭教育的智慧,幫助老師們用心做教育。


...

楊金儉主任首先分析了我們面對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問題:1.文化問題,道德問題,價值觀問題和理想信念問題。2.心理問題,網絡問題,安全問題,婚戀問題。3.違法犯罪問題,不良行為問題和學業問題。其次他分析了産生這些問題的三個主要原因:1.家庭功能的弱化與缺失,比如:家庭功能不健全、家庭教育方式、家教、家風、家訓和家規等;2.學校教育的偏差與漏洞,比如:重智育輕德育,課堂教學觀念陳舊等;3.社會的偏執與浸染,比如:社會風氣、文化侵略、精神文明弱化;4.自我教育的缺失。最後,楊主任指出,家庭建設和家庭教育問題已經引起黨和國家的重視,影響深遠。他分析了中外優秀的家庭建設和家庭教育的代表人物和名言,還列舉來了國家通過的一系列家庭教育的綱領性文件。

以前,我聽的關于家庭教育的講座,都是“術”的層面的分享,比如:如何和孩子溝通,如何解決叛逆的問題……。或者是說家庭教育中某些習慣培育的重要性,比如勞動的重要性,如何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等。但是,這種理論上的追根溯源性的講座我還是第一次聽。楊主任其實給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因為做項目式研究最主要的是要先解決概念上的問題。這就如同課題研究中的研究背景和文獻綜述,我們的研究要解決教育和教學中的問題,所以明确問題,找到原因是第一步。然後明确國内外的研究到了哪一步,我們有哪些可以借鑒的方法。并從國家政策層面、國内外的理論和實踐方面尋求理論支撐。最後,根據我們的科學分析,選擇适當的方法,來推進我們的研究和實踐。這種分享方式,讓我感受到了他的專業和涉獵之廣泛。


...

楊主任在分享優秀的家庭教育案例時,他提到了《溫公家範》,我竟然不知道《溫公家範》為何物?楊主任給我做了科普:《溫公家範》竟然是傳世名著之一,為北宋名臣、史學家司馬光(1019—1086年)所撰,是封建社會進行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課本。看來專題研究要從看專業書籍開始。

聽楊主任的報告之前,9月30号恰好一個朋友分享了一下她的無奈。班上有個女生天天不來學校上課,還在校外打架,作為班主任,她被學校領導問話。這讓她很無語,這個女生父母離婚,母親已經嫁人重組家庭,父親在外地工作,正在談戀愛,她和哥哥在新鄉住。首先這個女生不來學校上課,作為班主任,她每天到班後發現孩子沒來第一件事就是和孩子的監護人爸爸溝通。但是,家長信息不回,電話不接。因為孩子不來學校,她沒法教育。這次孩子因為在校外打架,派出所介入,班主任随後趕到派出所,才知道孩子打架了,老師得知她和哥哥生活在一起時,要求以後就該女生的情況與哥哥聯系,沒想到哥哥拒絕了,因為年僅20歲的哥哥每天需要上班,妹妹會乘他晚上睡着的時間偷偷跑出家門。他自己還有自己的工作,不想接受這個任務。班主任非常委屈,一方面是學校領導施壓,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不配合。她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上面這個案例中的女生,已經不僅僅是行為問題,還有價值觀的問題,道德問題和心理問題。我很同情這個女孩,她之所以成為愛打架的問題孩子,正是因為她是家庭教育的受害者。家庭是孩子教育的重要場所,“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古話充分說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在孩子人生中的重要性。作為孩子的父母,這兩個成年人都沒有學會如何去愛,去經營自己的婚姻,就草率地生下孩子,自己覺得過着不合适就分開,并重新開始追求自己的幸福,全然不考慮孩子的感受。這正是不成熟的大人的表現。父母都不在身邊的家庭教育就成了空架子。孩子沒有榜樣的示範,也沒有愛和規矩的引導,這雙本該推動世界的搖籃的手,變成了把孩子推向深淵的手,并讓學校老師成了替罪羊。所以,我非常認同楊主任的觀點,家庭建設要先于家庭教育。


...

楊主任說在中國香港和台灣等地,結婚後生育子女前是需要參加各種教育和培訓的。但是在我國内地,這種教育和培訓幾乎為零。朱永新教授曾經也提出過這個問題,各級各類機構都需要崗前培訓和上崗證,而作為新手父母卻沒有任何的培訓和學習,直接上崗。這對孩子是多麼的不公平。朱永新教授在他開展的新教育實驗中,專門進行了實驗,要求進入他們新教育學校的家長必須具備什麼樣的學曆,而且在孩子入小學前要進行一定的培訓,并獲得一定的學時,才能具有報名資格。但是,這個工程如果鋪開,真的需要太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古代,因為有嚴格的家庭制度,尊卑有序、長幼有序,且家風、家教都有傳承,在家庭就可以實現代際相傳,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都是最好的教育。過去的家庭教育窮在物質。但現在,快節奏的生活,開放的世界,多元化的思維方式,極度豐富的生活,卻讓很多孩子成了家庭教育的受害者,這樣的家庭教育窮在精神。所以,我認為,當下家庭教育首先要解決家庭建設問題,先提高父母的認知和覺悟,教會新手父母怎麼做父母,而不是直接鼓勵生育,卻不做養育的教育。

家庭教育不是萬能的,很多問題背後牽扯的問題也是教育無法解決的,但是正是因為有了對家庭教育的學習,才讓我們有了自知,相信這份自知和探索精神,可以引領我們做更好的父母,更好的老師,也做更有溫度的教育。

感恩學習!感恩遇見!感恩楊主任的引領!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