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台班子到底是啥?
現在人們動不動
就說什麼草台班子。
這個詞不知不覺
成了網絡流行語。
那到底什麼叫草台班子?
...
有一個與草台班子相關的詞,叫草台戲。
清代學者李鬥的
《揚州畫舫錄》卷五中寫道:
“郡城花部,皆系土人,謂之本地亂彈,此土班也。
至城外邵伯、宜陵、馬家橋、僧道橋、
月來集、陳家集人,自集成班,
戲文亦間用‘元人百種’,
而音節、服飾極俚,謂之草台戲”
郡城、邵伯、宜陵、馬家橋、僧道橋、月來集、陳家集,
這些都是揚州的地名。
花部,在乾隆年間用于指除昆腔外的其它地方戲曲,
在《揚州畫舫錄》卷五中同樣有提及:
“雅部即昆山腔;花部為京腔、秦腔、弋陽腔、
梆子腔、羅羅腔、二簧調,統謂之‘亂彈’”
元人百種,即明代學者臧懋循的《元人百種曲》,
其中收錄了100種元雜劇。
《揚州畫舫錄》裡描述的草台戲,
特點是音節、服飾極俚,俚就是相對來說粗俗一點。
草台戲,舊時在我國鄉鎮流動演出的戲劇。
戲班流動演出,常常臨時搭設戲台,
因為戲台臨時搭設,所以稱為草台。
演出的戲就被稱為草台戲,表演的戲班就叫草台班。
草台班,就是現在網友口中的草台班子。
草台,由于很多搭在野外空曠地,
因此也常被稱為野台。
草台班多屬民間劇團,
經常流動,演員不足,
設備比較簡陋,表演也相對粗犷,
但與觀衆常有互動,也比較接地氣。
李鬥的《揚州畫舫錄》中也提到,
草台班,“戲文亦間用‘元人百種’”。
故而不得不說,草台班,
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地方戲曲的發展。
包括黃梅戲在内的多個戲種,
都曾出現在各地的草台。
草台班在我國戲曲發展史上,
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和作用。
自古民間祭祀,
有酬神祈福的習俗,
感謝神靈,祈求保佑。
酬神獻戲,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一般在各地廟宇或祠堂進行,
不具備條件的地方,
則臨時搭台,這是草台戲的起源。
- 上一篇 每天推薦一本書 || 第2163天
- 下一篇 夜霧朦朦思念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