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寺記遊

原創作品,文責自負。

      福州市尼姑庵有兩座,皆在晉安區。一座是在金雞山下琯尾街的地藏寺,大隐隐于市,山門之内,隔絕紅塵,清靜幽雅,足可養性。一座是在新店鎮北嶺象峰南麓,遠離人迹,可為小隐隐于野,環境宜人,晨鐘暮鼓,香煙缭繞,亦是淨土。

      上午乘公交,前後轉兩次車,三刻鐘後在新厝下車,導航顯示步行二裡多。有一段路是上山坡路,明顯比前幾天公園步行道難走多了,走了約三百多步,已經有點氣喘籲籲,微微出汗了。路上時常有裝載渣土的卡車馳過,揚起塵土滿天。這裡明顯荒僻多了,右轉入小路時,路旁雜草叢生,和郊野無别,房子也自建的多,不似先前大路上還豎着多幢高層建築。

      一邊避讓馳過身邊的汽車,一邊繼續前行,左轉右轉,見有崇福寺指示牌,百米開外,山門映入眼簾。山門背後,翠峰隐約,那自然是象峰無疑了。福州的寺廟,大都以山名冠于前面,如象峰崇福寺、旗山萬佛寺、雪峰崇聖禅寺(雪峰寺)等。

      過牌坊入内,左側靠山門有一株古榕樹,走上幾步有放生池、觀音菩薩立像,放生池背後是佛學院(女衆班),古榕樹邊上為茶寮,空地有頂篷,置四五張桌椅,一桌有五六個女尼在飲茶聊天,聽口音,有兩三人大約是台灣來的,這兩天應該是有什麼法事活動。

      放生池對面是齋堂和花圃,當中石道通往天王殿等法事場所。留心四下顧望,似乎男子隻有我一人,稍微放慢腳步,向天王殿走去。天王殿大門前左右擺放的是石象,想到琯尾街地藏寺山門前擺的卻是石獅,不知道有什麼說法。

      天王殿裡左右兩旁不是四大天王,而是哼哈二将。轉到彌陀佛背後,見韋馱菩薩金剛杵杵頭朝下,始明白比寺何以隻擺放兩尊哼哈二将。因為該寺因廟小等級低,不為雲遊僧尼提供免費食宿。心裡覺得這也是一個好辦法,韋馱菩薩釜剛杵的擺放,向雲遊僧尼說明了食宿情況,也免了傷了和氣。

      崇福寺始建于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後廢棄,清光緒廿一年(1895年)重建,依舊保留唐宋風格,寺内古榕樹曆經滄桑,是古刹怨久曆史的見證。

      大雄寶殿内一衆女尼信女正舉行法事,梵音禅唱,縷縷飄來,聽之心安神定,塵俗俱忘。在邊上廊庑下見有一男子,正百般無聊的望着大殿,上前交談,得知其陪夫人前來做法事,福州男人顧家護妻由此可見一斑。

      我和他聊了幾句,遂又登上台級,上法堂去瞻望一番。經過側面堂舍時,時見竹篁倚牆,花木沿階,清雅絕塵,随又想到“北嶺雲邊翠色濃,松窗竹幾寂寥中。焚香默坐惟觀息,一任山花白與紅”這首古詩來。該詩為鼓山湧泉寺永覺禅師所寫,贈與其徒跬存,為重建崇福寺而題。崇福寺屢廢屢建,世上之事又何嘗不是如此,興亡無常,世人亦常常盡一份綿力而已。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