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薦一本書 || 編号:[1997]
「男人極大的幸運在于,他不論在小時候還是成年時,都必須踏上一條艱苦的道路,而女人的不幸就在于,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着,不被要求向上,隻被鼓勵不斷向下滑。」by波伏娃
----【書朋撿話】
提高認知需要每天堅持閱讀,慢慢積累,多思考。
積矽步,至千裡,要相信堅持和積累的力量。
【每天推薦一本書】第1997天
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你好,我是劉書朋。
今天,我推薦的這本書是:
《什麼是科學:第二版》
作者:吳國盛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科學史系主任。
先瞅瞅本書的内容簡介:
在本書中,吳國盛教授先是梳理當代中國人的科學觀念,然後闡述現代科學起源于古希臘的理性科學,并對比中西文化的差異。接着又從兩個方面讨論現代科學的産生:第一、宗教直接助力現代科學産生;第二、數理實驗科學塑造了現代科學的标準。此外,吳國盛教授還讨論另一科學傳統——博物學(自然志),并由此回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坦言雖然在數理實驗科學的意義上中國沒有科學,但是在博物學的意義上,中國有科學,并由思考中國文化的當代命運。
接下來看看書評:
①
正如作者自言,本書更貼切的說是一本西方科技思想史,沒有到俯瞰人類科學史的高度,甚至可以說是有些“西方中心”的色彩。但仍然震撼于吳教授的所思所言,欽佩他大膽作出中國沒有科學理性精神土壤的論斷,世界的典範是否完全轉移,我們還能逐浪前行嗎?引人深思。
②
科學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文化現象,起源于對自由人性的追求。古希臘人把自由和知識挂上了鈎,因此才誕生了科學。 而中國天文學家記錄過幾千年來29次哈雷彗星回歸的完整數據、100多次太陽黑子的數據,這些都是世界之最,西方科學家要進行天文研究也得依賴這些數據。
③
“就樹本身而言,我們很難理解它的意義究竟何在。”
④
“在希臘理性科學意義上,在現代數理實驗科學意義上,中國古代均沒有科學;在博物學意義上,中國古代有科學。”
⑤
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是科學嗎?這本書不會給我們答案,但看我之後你會有自己的答案。作者的思考能力,和思想的開放性讓我相當服氣。本書沒有故意用術語繞彎,讀起來很輕松。初步印象,後期或有修正,但我相信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讀完了。覺得作者能跳出現在的大環境,大膽的喊出正視科學的危害,更是難能可貴,也因此,更要推薦給更多的人看。
以上是朋朋精選的書評,
僅供參考。
看過了簡介和書評,感覺怎麼樣
對這本書感興趣不?
有時間去讀一讀,看一看吧。
看過後可以來這裡留下你自己的書評。
最後是這本書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ISBN号】978-7-100-20790-4
【中圖法分類号】G301
【主題詞】科學學
今天的推薦就到這兒,明天見
。。關注朋朋,遇見好書、遇見自己。。
- 上一篇 《河街想象》02
- 下一篇 一地雞毛—一個中年男人的日常20240529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