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為家最初是形容誰?

“大丈夫四海為家”,

這是我們常在影視劇中

聽到的一句話。

四海為家,一般是指

到處都可以作為自己的家,

不戀故土,志在四方。

那四海為家,

最初是形容誰的呢?


...

四海為家一詞,

早見于《史記·高祖本紀》:

“且夫天子四海為家,非壯麗無以重威”


四海為家的典故,梗概如下:

西漢初,有一年韓王信叛亂,

劉邦帶兵征戰,與此同時,

丞相蕭何組織建造了未央宮。

等劉邦回來,看到宮殿非常壯觀,

生氣地說:

“現已征戰數年,成敗尚未知,

為啥要過度建造宮殿呢?”

蕭何說:“天子四海為家,

不壯麗,就不足以顯示天子威嚴”

于是劉邦就高興了。


所以最初的四海為家,

是說的劉邦,

指他作為天子一統全國,

哪裡都可以作為自己的家。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