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

本故事純屬虛構,禁止轉載       

(一)

      老王已經85歲了,整天樂呵呵的,雖然耳有些聾,眼有些花,背有些駝,但從早到晚忙碌在自己的世界中。

        說起老王,一個上千人的王家莊沒有人不認識的,鄰近村子十裡八鄉的六十歲以上的沒有人不認識老王的,老王在年輕時也曾是本地的名人。那麼,老王以什麼出名呢,那讓我細細道來。

        老王出生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關中平原農村,出生時家道中落,他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弟弟,本來父親也曾是黃埔軍校的二期學員,曾經做過國民黨的省級檢察官,怎奈年紀輕輕就患病身亡,老王的母親是一名不識字的普通的地主家的女兒,突然之間就失去了家庭的主心骨,悲痛之餘,生活還要繼續。老王的母親将原本雇有奶媽的二女兒和小兒子都寄養給奶媽家,自己身邊隻留一兒一女。古語言:一兒一女活菩薩,兩兒兩女受磨難。也許是想改命,這一年,老王的大姐15歲,二姐十歲,老王六歲,小兒子隻有三歲。老王的母親将家裡僅剩的一點銀兩賣了換成田地,孤兒寡母隻求未來收一點租子好養活孩子。

          老王作為家裡母親的希望,雖然這日子緊巴,但母親給了他滿滿的愛,大姐給了陪伴。日子就這樣不緊不慢的過去了。

          一晃十年過去了,中國的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中國成立了,老王家雖然有幾畝薄地,但過得清貧,在土地革命中,農村劃定家庭成分依靠的是擁有的土地數量,因此,老王家被劃為地主,這樣,他們的土地被沒收,老王的母親也在農業社勞動,老王也成為英俊少年,而且他非常愛學習,學校招收飛行員,他興奮的報了名,一切體檢都已合格,母親也非常高興。但是,上面來人調查:老王是地主家的兒子,地主家的兒子是不能當飛行員的,老王的飛行員之夢就此破滅。老王初中畢業之後就回想務農,但他對科學非常感興趣,就不停的看書學習。

        随着大躍進的興起,老王家庭和千千萬萬的中國農村家庭一樣缺衣少穿,而且由于地主成分,遲遲不能娶上媳婦,後來終于遇到了同時地主女兒身份的姑娘才結為連理。中國的現代化日新月異的推進,但是使用先進機器的人才嚴重不足。老王愛好科學,不斷鑽研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一個公社有幾個大隊,公社有鄉辦企業,老王作為有文化愛學習的農民順理成章進了公社的企業,當了車工,但他還會電焊工,還能做電工。一時間名聲鵲起,作為地主的兒子和從小缺少父愛受人歧視的孩子,老王心底善良,淳樸厚道,樂于助人,他越發熱愛鑽研電學和機械,在那個知識貧乏,缺少人才的時代,好學淳樸的老王成了公社的技術員,他總是不聲不響默默的幹活,下班成了很多人對他的期待,還沒等下班,很多人就等在工廠門口,這家的電燈要換,那家的燈繩斷了,還有人的縫紉機有問題了,無論什麼問題,老王總能輕輕松松的解決,而且無論對誰都是有求必應。

        老王的三個孩子也相繼出生,雖然生活依舊清苦,可是老王的母親帶孩子做飯,老王的妻子到生産隊幹活,老王每天樂呵呵的上班。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