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下你的壞脾氣——《你生命的前七年》連載

從你一出生,媽媽就開始學着與你相處。這是我第一次做媽媽,沒有任何經驗,我隻能通過閱讀很多親子類書籍、聽書、網課,去學習如何做一個好媽媽,但是我不會完全依賴這些前人的經驗,而要根據你的情況去結合,并且加入一些自己的思考。

你從小脾氣有點急,比較犟,就算是嬰兒時期,你渴了,餓了,是會發出急風驟雨般的哭聲, 那份急躁感,通過哭聲傳遞到媽媽心裡。有些育兒書籍認為應該讓孩子繼續哭,不用着急回應,以此訓練孩子性格,有些書籍更建議媽媽們積極回應孩子,讓寶寶有安全感,知道有人關心她,愛護她,在意她。對你,媽媽選擇了第二種方式,那就是積極回應。我認同孩子的性格需要通過訓練塑造,但是不認同在嬰兒期就開始,那是你生命最開始的階段,你需要媽媽把愛給足,你需要确認、肯定有一個人充分的愛着你,你的哭聲有人懂,你的鬧有人在意。

八九個月的時候,你經常會有咬人的情況,姥姥的肩膀、爸爸的胳膊都被你咬過,即便是這樣,他們也舍不得打你一下。姥姥的肩膀被你的咬的青紫,流着眼淚讓你看,而你什麼都不懂,咿咿呀呀的向姥姥笑着,淚水她隻能自己擦幹,委屈隻能咽到肚子裡,你是一個不懂事的寶寶,她最疼愛的孫女,她能拿你怎麼辦?等你長大了,也一定要對姥姥好,我們不能讓她的眼淚白流。

記得夏天的時候,爸爸抱着你,你上去咬住就是一口,而且不松嘴,像小狗一樣咬人,等松開的時候,爸爸的肩膀留下了一圈發紫的牙印。你咬人的次數多了, 媽媽開始了解為什麼嬰兒會咬人呢?原來是你可能要長牙了,而且這個時候,你用嘴感知着外界的樣子。現在想起來很奇怪,你從來沒有咬過媽媽,偶爾會很輕的咬姥爺一兩次,但是爸爸和姥姥成了你主要的“迫害”對象,每次都是下狠嘴。其實我們都知道打你一兩次是最快的方式幫你糾正,但你并不是故意的,姥姥和爸爸都是那麼疼你,每次都不忍心下手,願意去原諒你這個“小狗”。

在你差不多一歲多,已經逐漸有了自己的想法,媽媽都會盡量讓你按照意思去配合,讓你對“自己的想法是有意義的”這件事有感知。除非是摸電、摔東西等等一些堅決不行的事,媽媽希望在一個安全的框架下,給你最大的發揮空間。媽媽對你的教育理念,是類似體驗式教育,或者感知教育,我從來不相信說教,比如:自我、快樂、幸福等等,這些都隻是一個詞,如果講給一個孩子聽,沒有任何意義。你隻有通過體驗,或者感知到,才能真的明白什麼是“自我”。

你很快明确了自己“小霸王”的地位,開始學會發脾氣了,有時生氣會和媽媽拍桌子,很叛逆,即便這樣媽媽并沒有反過來對你發脾氣,或者打你,我很清晰的知道,你正在學習表達自己的憤怒情緒,最快最好的方式,就是打你幾次,你也許慢慢會學乖,也許不會,但都會對你的身心成長不利,并且無法讓你學會表達負面情緒。可以說,負面情緒問題是我們一生都要面對的,而首先你要敢于表達出來,媽媽先讓你建立“敢與不敢”的問題,再去引導你用更好的方式表達,這樣你逐漸學會如何與負面情緒相處。

媽媽見過很多已經長大的成年人,他們已經二十多歲,三十多歲,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從小都是被家長安排,完全沒有感知過“自我”是什麼,他們甚至無法分辨哪些是自己是想法,哪些是父母灌輸給他們的。面對負面情緒,他們更是選擇壓制自己,去迎合父母或他人。其實就連媽媽自己,心裡對我的父母或者别人有了憤怒,以前更多是“不敢”去表達,但是随着媽媽的閱讀和學習成長,正在逐漸改善。媽媽從小沒有人教我這些,但是我希望你将來可以比我更好的處理負面情緒,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這一切,一定是從小就開始獲得訓練,讓你有認識。

如果一個人一生都無法與自己的内心相連,找不到自己,這種隐隐的痛苦感,會伴随着他的一生。媽媽希望你先用前三年,去确認,自己是有想法的人,而且你的想法可以被實現,你有不滿意,敢于去表達,敢發脾氣,這種“強大”的感覺,将會在未來,成為你人生的一種底色。媽媽想和你正式明确的一點是,這并不意味着,你隻考慮自己,或者可以對任何不滿發脾氣,等你再大一點的時候,媽媽就已經開始讓你用更好的方式處理這些問題,這隻是你人生成長的一個學習階段,體驗過程,并不意味着永遠。

雖然媽媽知道這些生命體驗對你多麼的重要,但是在我們的相處中,我每天都要面對與你的“争鬥”,我始終要在你的想法和我的想法之間平衡,去和你商量,溝通,去确認你的想法,再盡量按照你的意思做。有時,我甚至認為,自己給自己制造了一個“麻煩”。我希望你有獨立精神,對“自我”這個概念有啟蒙認知,但是有時又好希望你聽話,像其他“乖寶寶”一樣,我說什麼你去做就好了,那樣很多問題都會簡單的多,但是我知道,哪種方式才是對你成長有益的,這條路對于媽媽來說很難,很累,很辛苦,但是值得走,對你來說更重要。你将在未來,可以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一生。

其實到2020年,你已經7歲了,變化很大,媽媽一路以來,始終收下你的壞脾氣,用對你的愛消融,再去幫助你成長,現在的你越變越好,媽媽知道我的路走對了。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