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下雨

大地的生靈在渴望雨露,從清明遲到的滴星到五月擡頭仰望的晴空,幹旱一直在侵蝕土地,在無人問津的小鎮。

當所有意識到水不夠用的時候,每一天準時在水龍頭前等待開水的日子是煎熬的。最艱難的幾個月裡,小鎮的消防車每三天送兩噸水來村口,争搶接水的日子也讓人難忘。兩天開一次水,三天開一次水,沒想到洗澡洗頭都要看日子,洗衣服更是要抓緊時機。

山上的小溪已經幹涸,水庫的水位線下降了好幾米,水都到哪裡去了?奶奶說起過幾天要去種瓜,我感覺很好奇,為什麼不是清明節前後去種呢?“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小學課本上學到的知識,我如今還記得。奶奶說,如果有雨水的話,年後就可以種了,不用等到現在。

不知道上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雨是在什麼時候,手機上暴雨黃色預警也隻是半小時的大雨而已。天氣預報說接下來一周都有雨,我我希望能有更多的雨水來拯救這片大地。

水霧在風中飄散,微冷的空氣很濕潤。院子的積水可以養魚了,瓦槽上的流水不斷,就像一個又一個小瀑布一樣,源源不斷的流水注入到院子中。白色的閃光照亮了屋子,轟鳴的雷聲響徹雲霄,這是一場及時雨,一場滋潤人們心靈的大雨。

在過往的日子,烏雲密布而不下雨的情況很多。看着百裡之外的地方在下雨,但家鄉卻等不到那一片雨雲的到來。偶爾的小雨落下,地面的灰塵都還很幹燥,十分鐘的雨水根本無法改變什麼。

昨天看到了新聞,雲南上個月的平均降水量是6毫米。6毫米的雨水是什麼概念?那和沙漠幹燥少雨的天氣根本沒有什麼區别。昆明還好,雨水大多數集中的那邊,可我家這就沒有那麼好運了。我媽打電話問我家裡下雨了,我說沒有,她說昆明的雨很大。其實我也不明白,明明才距離昆明一百多公裡,為什麼要等這麼久才等到一場雨。

很多人都不知道吧,雲南已經連續幹旱三年了。幾乎沒有新聞報道這件事,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畢竟隻是日子難過一點,又沒有因為幹旱導緻人死去。有時候也挺無奈的,有問題但無力解決的時候,我隻能學會忍受。“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這句話是多麼真實。沒想到遲遲未到的水利工程隻是一根纖細的水管而已,我不相信沒有人中飽私囊。我無意間看到了二十萬的工程申請,但我的一面之詞怎可作為證據?我隻知道衆生苦楚,卻無力改變。

田野間的大路已經濕潤了,我踩在久違的泥濘路面,沙石也在雨水的沖擊下變得幹淨發亮。天邊的雲霞躲在烏雲身後,雨後的寒意來襲。要變天了,剩下的每一天都是雨水充足的日子。

我希望能夠見證一場暴雨,沖刷這片大地的污垢,滋潤萬物的新生。隐忍和等待,總有掀起暴雨的那一天,就像這片大地不會一直幹旱下去一樣。

...

下雨(圖片源自網絡)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