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是這樣一個人
我的父親是這樣一個人
文/吾平
我父親十二歲失去父親,他是長子,下面還有兩個弟弟一個妹妹,父親就和奶奶、弟妹們一起,過着上頓沒下頓的苦日子。父親說,為了吃飽飯,1953年春入伍,有幸做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五批入朝參戰部隊的一名戰士。
我父親是一個孝子。在我的記憶裡,他對奶奶從沒說半句重話,奶奶活到88歲,她老人家最後的近二十年,一直和父母親一起生活,父親退休後,還把奶奶接到重慶城裡生活了近十年。我印象深刻的是,大概奶奶七十歲左右那年的夏天,父親在重慶找木匠師傅定制了一口楠木棺,楠木是父親想辦法從四川西昌買回的。父親不善言語,重在行動。但他不止一次對我們晚輩說過:我媽不容易,三十來歲守寡,她就像冬天的一個烤烘籠,把我們四兄妹團在一起,讓李家沒散。
我父親是一個節儉又愛家的人。也許是他小時候失去父親早,知道挨餓受凍的日子是何等的滋味,在我的記憶裡,他總是給年輕母親說,無論如何都要讓孩兒們吃飽飯,穿上衣服和鞋子。父親的工資有限,為了孩子們,他把工資的大半寄回給母親,自己吃個饅頭就是早餐,吃肉也是買最便宜的豬頭肉,買菜也是買當時幾分錢一斤的空心菜。飯桌上掉一粒飯,也是不允許的。父親穿的衣服都是工作服,從不舍得花錢為自己買衣服。
在母親的陪伴和支持下,父親這輩子在老家建個兩次房子。一次是70年代在祖屋的地基上,蓋了有院子的瓦房;另一回是90年後期,拿出積蓄和二弟在金鳳鎮上,買地皮建了有兩個鋪面的三層樓房。父親的最後十餘年,在此度過。
我父親是一個特别關愛子孫後代的人。特别是二弟的兒子三娃,從小到大一直在父親身邊生活。他對其他孫子孫女㹃,也是非常非常的喜愛。記得父親離世在金鳳鎮辦葬禮,遠在廣東工作的外孫女和遠在陝北的孫女都趕回來為他送行。
我父親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當經濟上有了條件後,愛喝點酒,抽點煙。在我的記憶深處,他每年探親回家,都要約上他的兩個弟弟一起喝上幾杯。
我父親活了七十八歲,現安眠于漆樹灣不遠處的山崗裡,他的兩旁是奶奶和母親。
父親走得太匆忙,太早了。我原本在海南為他和母親準備養老過冬的房子,就在當年,他就走了。母親後來過兩回,算是一點安慰,願在天堂裡,母親一定會告訴父親的,
我父親是一個有人生原則生活上又害羞的人。我們父子之間,從未有過一次半天或徹夜長談的機會。
他也從未當面誇我過,我也從未當着父親的面說過半句愛父親的話。
我父親的愛就是這麼深沉又溫暖。但他應該是從苦難走向幸福的有幸之人。我是這麼認定父親的。
2024年6月10日端午節于漆樹灣書齋
備注:查閱史料記載:整個抗美援朝期間,從1950年10月19日首批部隊秘密入朝,至1958年10月,志願軍駐朝部隊撤回國内為止,中國人民志願軍先後有27個軍,共計85個師入朝作戰。我父親是195 3年入朝的。
- 上一篇 七絕·對對詩“唯有清心真自在”
- 下一篇 2024.06.15随想錄:金錢可安貧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