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投射
心理學家李雪在《走出劇情》中寫到我們的一生都在重複熟悉的的童年體驗。我一直解不開的心結似乎松動了……
昨晚我被自己這兩天的狀态搞得很煩躁焦慮,我意識到自己為什麼總是想着婆婆姑姐小姑子們,臆想出各種各樣的的事情,在我的想象中我怎麼說怎麼做。昨天半夜都還模糊不清亂糟糟的,越是覺得自己的精力總是用來想這些事情,想那些不希望發生的事,它就越會發生的吸引力法則。越逼着自己不要想可滿腦子都是他們。白天自己一個人走路幹活做飯洗衣服的時候都是在臆想她們。
今天早上看到句号的幸福日記和雪兒的日記裡領悟出來原因!原來我又在外向索取我又在體驗童年熟悉的感覺。句号說到她親如父母的叔叔,對他那麼好。我小時候到現在都一直渴望被一個大人長輩特别愛着和呵護關心着。我羨慕别人有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姑姑們特别的愛,我清楚的記得小時候詠和我說她的姑姑對她特别的好,常常給她買衣服買禮物,來她家就和她一起睡,她姑姑到了節假日就接她過去。我無比的羨慕她有這樣的姑姑,我也有姑姑也有一堆親戚。可我沒有一個溫暖我愛我的的人。
為何我如此在意婆婆和幾個姑姐小姑子對我女兒态度,因為我把自己的缺愛的渴望投射在孩子身上,我沒有得到過的愛、我缺失的童年體驗。我希望我的孩子有,我不想她和我一樣沒有得到過特别的愛。所以,我看到婆婆給姑姐小姑子們家裡,我産生了嫉妒。我覺得婆婆偏心從生孩子都沒有來看過孩子,但是她外孫女出生她都是伺候照顧她們的。到孩子長大她都在給帶外孫,都是在她女兒家裡的。這裡(我忽視婆婆個性,婆婆身體狀态,婆婆對我和孩子的一些好。)我這種缺愛和渴望愛的投射就加持在女兒身上。她們一起出去玩,我們又獨自一人帶孩子在孤單的城市裡。這種被孤立被不愛的感覺特别強烈。覺得她們對我們不好就算,對孩子也不好,偏心!
我看到自己那個童年的自己,我抱着她說:“親愛的小孩,你受苦了,我很心疼你,現在你長大了,我可以給你好多好多的愛。你的丈夫你的女兒你的父母你的閨蜜如此的愛你。你再也不是那個缺愛的小孩了。”女兒有我和她爸爸充分的愛還有外婆外公舅舅舅媽的愛。她不會成為和我一樣的缺愛的小孩的。況且她的爺爺奶奶姑姑們也不是不愛她。也有對她愛的事情和時候啊!這是我自己的投射所帶來對婆家人的嫉妒怨恨和偏見啊!
我依然要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讀熟、學習、放下、反思、畢竟愛自己才是浪漫的開始!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