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讀本書】《一出手就成交》

...

【基本介紹】

《一出手就成交》,作者馬林,機械工業出版社2024年8月出版,16.2萬字。

作者馬林,走過了十年銷售之旅,主要做一線銷售顧問;之後十年互聯網運營經曆,工作重心放在銷售管理和銷售體系搭建上。

本書基于作者多年、多個行業、多類型客戶打單的實踐和經曆,也基于他的運營和管理經曆,用互聯網運營的思維模式搭建一個銷售框架,把銷售過程公式化、模型化、流程化,發現客戶的購買規律,用最小的成本促進成交。作者不僅想要通過客戶心理和銷售技巧的分析,幫助銷售人員提高銷售轉化率和關單能力;而且将筆觸延伸到了銷售體系建設、線索和需求的生命周期管理、銷售團隊管理,以及銷售人員的心理建設,希望對銷售管理者也有所啟發。

全書共5章,前兩章是客戶購買和銷售原理的探讨,中間兩章給出了具體的策略和步驟,最後是從銷售管理的視角,探讨如何批量複制銷售冠軍,如何整體提升團隊的銷售能力。

第1章“銷售的本質”。比較拿底薪和高收入的銷售人員、推銷員與銷售顧問之間的差異,探讨銷售是藝術還是科學。

第2章“購買心理學”。揭示了決策背後的心理機制、購買行為如何發生、銷售為何會遭拒絕。

第3章“銷售的三個階段”。詳細闡述了如何建立聯系、推介方案、促進決策。

第4章“成交的六個步驟”。具體介紹了從初次溝通到最終鎖定勝局的詳細流程,包括起式、虛實、出招、大招、後手和收式。

第5章“從銷售到管理”。提供了“三段六式”的落地策略,以及銷售管理的建議和銷售經理的日常運作。

【撷取摘要】

1.

丹尼爾·卡尼曼在心理學名著《思考,快與慢》中提出,人腦中有兩套相對獨立的決策系統,慢系統和快系統,兩套決策系統在不同情況下會被激活并且主導決策。

作者馬林在此将他們通俗化地稱為新腦(理智,慎重決策系統)、舊腦(本能、快速決策系統)。

在購買過程中,客戶會綜合使用新腦、舊腦進行決策,銷售人員也必須擅長感性溝通和理性溝通,學會掌握客戶決策的開關,在不同的銷售環節,觸發客戶不同的決策機制。你跟對方講感受,他的舊腦負責處理被輸入的信息,就會喚醒他的感性思維,他就變得感性。你跟對方講道理,他的新腦負責處理被輸入的信息,就會喚醒他的理性思維,他就變得理性。

2.

銷售可分為推銷、顧問式銷售、關系型銷售三大類。

推銷适用的場景往往滿足三個條件:①需求相對明确,②單個訂單的銷售時間較短,③線索充足。比如,火車站推銷住宿、打車、辦卡等服務。

商品和服務的價值越高,決策越慎重,就越适用“顧問式銷售”。比如,壽險。

“關系型銷售”和“顧問式銷售”在客戶建聯階段的道理是相通的,但因為産品同質化,所以産品方案的價值就不再是核心競争力。

3.

銷售成功靠個人特質?與競品的直接對比需要統一話術,集中培訓,并且通過考試确保知識的掌握,不應該任由銷售人員憑自己的理解自由發揮。如,汽車4S銷售話術。

銷售成功靠産品?對于銷售人員來講,産品是一個公司的“天賦”,是一個銷售人員無法改變的常量,而銷售人員隻能改進自己的銷售技能,銷售部門隻能改進自己團隊的銷售能力。

銷售成功靠預算投入?沒有銷售體系的沉澱,沒有組織能力的提升,這種銷售規模帶來的增長就是無根之草、無源之水,當預算被迫削減的時候,銷量一定會大幅度下滑。

銷售成功靠利益驅動?企業應該把銷售部門打造成一支正規軍,一支有紀律的隊伍,而不是一群嘯聚山林、靠利益綁定在一起的烏合之衆。企業應該把銷售部門打造成一個能夠新陳代謝、生長叠代的有機體,而不是靠巨額預算和投入養着的“雇傭兵”。

銷售成功靠大精英?企業的銷售部門應該依靠SOP、CRM(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激勵政策、管理制度去發掘銷售冠軍、複制銷售冠軍,把每個人都變成銷售冠軍,而不是把公司的業務托付給幾個“遊俠”式的銷售冠軍。

銷售成功靠銷售人員去打動企業家客戶?不要抱這種不切實際的期望,因為我們的銷售顧問往往無法達到企業家客戶同樣的段位。我們可以窮舉行業中客戶遇到的所有問題,分門别類、歸納總結,并且給出标準化的解決方案,然後把整個打單過程标準化,制定成銷售SOP。這樣,每一個銷售人員就不再是那個“資曆尚淺的年輕人”,而是成了這個行業平台高管的分身;他的表達也不再代表他自己的認知水平,而代表了他所屬公司的行業地位。

4

站在客戶的視角,一般消費者的大額購買行為都會經曆“需求生命周期”的四個階段:起念、尋源、權衡、明确。

在銷售過程中,客戶才是決定性的力量,客戶擁有最終決定權,銷售人員需要始終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問題。

不要試圖說服客戶,沒有客戶是被銷售人員說服而購買的,銷售人員隻是幫忙參謀,并且進行引導。

購買不是突然間就發生的單次行為,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銷售人員的介入越早越有利。

5.

拒絕的六個層次及其應對法則:

...

拒絕會導緻失敗,但拒絕不是失敗,隻有當銷售人員糟糕地應對客戶拒絕之後,才會導緻銷售人員的失敗。

拒絕定律:①拒絕會累積,小的拒絕會累積成大的拒絕。②初次交流客戶不太容易拒絕你,但是,一旦客戶拒絕之後,再次拒絕就再無心理障礙。③越正式的拒絕越困難。面對面,看着對方的眼睛,拒絕對方很難;電話拒絕其次;發信息拒絕再次;發郵件拒絕相對容易;最容易的拒絕是拖延,客戶的不拒絕、不承諾也是拒絕。

成交定律:①信任和好感會累積,承諾會升級。成功的銷售人員一出手就成交,背後是客戶好感和信任的累積,是很多個小的承諾的累積,累積到突破了購買決策所需要的臨界值。②對産品價值的認可+對銷售人員的信任=成交。③關單過程要正式,不要給客戶輕易拒絕自己的機會。

6.

銷售三階段:

(1)以友好建立聯系(舊腦主導)

建聯不隻是一個動作,而是一個過程。①千萬不要過早地開始推銷。這會強化客戶的防備心,很容易換來客戶的初次拒絕。尤其是建聯階段,别把客戶當客戶,真誠地把客戶當作普通人!②銷售人員以顧問的身份對客戶提供幫助,會建立巨大的心理優勢,建立良性的溝通模式;而一旦把自己定位成賣東西的,客戶就會獲得巨大的心理優勢,銷售人員就會在之後的溝通中被動。希望銷售人員可以記住:不要單方面的殷勤,而要雙向的友好。③建聯的過程也是篩選無效需求的過程,建聯困難的客戶往往是低意向客戶。④建聯成功的最主要标準就是,得到充足的客戶信息,從而可以制定相應的銷售策略。

(2)以理性推介方案(新腦主導)

①銷售人員推介的産品方案必須要基于客戶的真實需求,需要給客戶提供價值。②在推介方案階段,銷售人員需要引導客戶的新腦。銷售人員表現得越專業,越容易打動客戶的新腦,當客戶的新腦接受了銷售人員之後,銷售人員說什麼客戶都能聽進去。

(3)以感性促進決策(舊腦主導)

①過度的對比、權衡,對客戶是一種精神内耗,也耽誤客戶使用産品和推進業務進度;過度的需求、方案溝通,對銷售人員也是一種無效勞動,不要浪費時間,馬上推動客戶下決定。②在決策階段,銷售人員需要調動客戶的舊腦,讓客戶的魄力、勇氣、沖動、感性、情緒等發揮作用。

7.

成交的六個步驟:

...

套招式不是為了與客戶對戰,而是與客戶共舞。

(1)初次溝通(起式)

注意事項:

1-初次溝通有三個目的:①獲客。獲取銷售線索,包括客戶的潛在客戶及聯系方法。②建聯。銷售人員和客戶從陌生人到建立客情。③留資。獲取更多有價值的客戶信息,并且保留下來。

2-獲客線索有保質期,越新鮮的線索價值越高,随着時間的流逝線索的價值會急劇下降。在初次溝通中,銷售人員不需要完成全部銷售流程,不需要做完所有的事情,隻需要建聯、留資。

3-對客戶的每一通電話、每一次拜訪、每一次會議,銷售人員都應該做充分的準備。在初次溝通中,銷售人員如果展示了對客戶的充分了解,會增加銷售人員的可信度、專業度,消除陌生感,快速與客戶拉近距離。

4-每個銷售人員都應該有自己的話術庫,針對常見的客戶類型、銷售場景、産品方案,制定出相應的話術,并且在話術庫中長期維護。

5-心理暗示會自我實現,與客戶溝通之前多做積極的心理暗示。暗示自己會成交,暗示客戶會喜歡自己,暗示自己非常專業。

6-一個完整的開場破冰話術應該包括七個部分:問題、排前排雷、自我介紹、客戶互動、喚醒回憶、克制銷售沖動、應對拒絕。

7-情緒會傳染,讓客戶感受到你飽滿的熱情和友好。跟客戶打招呼,不要隻說“你好”,稱謂可以展示你對客戶的熟悉度,迅速拉近距離。

8-提前排除客戶在忙的可能性,鎖定30秒的自我介紹不被挂斷。這樣會展示出對客戶的了解,給客戶自己是熟人的心理暗示,快速拉近距離。

9-帶有姓名、職務的,正式的自我介紹,可以擡高自我價值。銷售人員的名字值得被客戶記住。

10-溝通中多與客戶互動,引導客戶多給肯定的答複,建立良性溝通。

11-提前了解客戶資料,喚醒客戶回憶,可以赢得客戶信任、積累正面響應、迅速拉近距離。

12-不要一上來就賣!賣東西給客戶,賣不是重點,重點是積累客戶的好感和信任。

13-客戶不方便時,銷售人員需要主動提出另擇時機緻電,并敲定時間,獲得客戶承諾,鎖定下一次的溝通機會。

14-面對客戶的沉默,銷售人員有責任讓話題繼續下去要提前準備冷場話術。

15-客戶否定不算真正的拒絕,銷售人員不要放棄,要繼續嘗試與客戶建聯、溝通。

16-永遠不要和客戶辯論,嘴上赢了,單子就輸了。

17-面對客戶的異議,可以不認同,但要嘗試理解,并且深刻共情,同時尋求雙方觀點的共同之處,求同存異。

18-面對客戶的反駁,可以回應,不要回擊,解釋自己觀點的合理性,而不要分析客戶觀點的不合理性;要強調共識,弱化分歧。

19-面對拒絕,不放棄、不得罪,嘗試三次挽回,如果依然不行,止損保溫。

(2)明确需求(虛實)

1-明确需求要循序漸進,分四步走,即明确銷售對象(MR.BUS)、需求挖掘、需求強化、需求收斂。

2-需求點就是痛點和爽點。企業客戶的購買需求主要由痛點驅動,面對企業客戶,銷售人員需要多挖掘痛點。個人客戶的購買需求主要由爽點驅動,面對個人客戶,銷售人員則多刺激爽點。

3-企業客戶的痛/爽點大都是功能性的,而個人消費者的痛/爽點大都為個人心理感受。

4-挖掘出的需求點需要進行強化,通過戳痛點、撸爽點,讓客戶對自己的需求更加笃定。

5-如果需求太多、太雜、太散,銷售人員要引導客戶收斂需求,讓紛繁複雜的需求成型,長成拟推介産品方案的樣子。

6-在需求溝通階段,銷售人員多提問、多附議,讓客戶充分表達。這時銷售人員應該像個記者,而不是個演講者。

7-在需求發散階段,多問開放式問題,有助于客戶充分表達,獲取更多信息;在需求收斂階段,多用封閉式問題,有助于減少不确定性,盡快形成結論。

8-可以與客戶持有不同觀點,但始終與客戶持有同一立場,以客戶價值為出發點。

(3)推介方案(出招)

1-專業的人設是銷售人員的個人品牌,可以讓客戶先入為主地産生信任。

2-頂尖的銷售人員,總是引導客戶自己提出銷售人員心中的那個方案。

3-在客戶對産品産生渴望之前,一切細節講解總顯得枯燥,容易引起客戶的抵觸情緒,并且重新喚醒客戶的防備心理。

4-如果沒有過硬的業務知識,在産品方案推介中,銷售技巧和方法論是失效的。

5-隻有客戶對産品方案的價值充分認可之後,才能跟客戶報價。不要提前報價!

6-《處理拒絕六步口訣》:①及時回應,絕不回擊;②立場一緻,深度共情;③求同存異,強化共識;④不怕拒絕,繼續嘗試;⑤調整策略,不行換人;⑥戰敗複盤,客戶保溫。

(4)關單逼單(大招)

1-方案推介完成,不要等,不要問,銷售人員要引導客戶做關單動作,如下定、簽約、付款等,盡快推動成交。

2-最後關單階段客戶拒絕成交,事已至此,銷售人員沒有什麼好失去的了,需要加大力度,切換策略,進行逼單。

3-銷售需要了解客戶類型,找到合适的定位,從而相應地制定逼單策略。

4-《逼單口訣》:①遇弱則強,遇強示弱;②處尊者敬,位低者憐;③理性言利,感性念情;④同性同好,異性相吸;⑤千人千策,因人制宜;彼有所長,我可贊之;彼有所欲,我可許之;彼有所癢,我可撓之;彼有所傲,我可激之;彼有所痛,我可刺之;彼有所懼,我可吓之。

(5)止損保溫(後手)

1-戰敗不僅有三種類型:購買競品、取消購買、過分拖延;還有四種等級,從輕到重分别為:銷售人員戰敗、訂單戰敗、方案戰敗、客戶戰敗。

2-對明确戰敗線索,不宜持續投入跟進。投入産出嚴重不符,銷售人員需要止損、保溫。

3-戰敗不是戰鬥的結束,還有大量後續工作要做。①如果是因為銷售人員個人原因導緻的戰敗,馬上換人跟進,調整銷售策略。②如果是因為銷售策略不當導緻的戰敗,項目輸了,之後的項目還有機會。③如果是因為産品競争力不足導緻的戰敗,客情依然需要維系,産品需要升級。④如果出現大量客戶因戰敗流失,公司必須進行整體性複盤,調整戰略,進行變革。

4-“止損保溫”三句真言:①設定止損線,逼單失敗不糾纏。②買賣不成仁義在,時機成熟再找我。③拒絕我沒關系,幫我介紹客戶,補償一下我呗?

(6)鎖定勝局(收式)

1-“鎖定勝局”三件事:①管控意外,落袋為安。②做好服務,維護客情。③推薦朋友,打造私域。

2-銷售人員深刻理解了決策、購買、銷售的原理之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方法論和技巧,切不可生搬硬套流程和話術。

8.

銷售經理的主要功能是抓文化、抓紀律、抓業績,三者缺一不可。

銷售經理每天做的六件事:早晨開晨會,上午盯業務,午餐會交流,下午盤策略,傍晚開夕會,如有必要晚上“加餐”。

銷售管理五大建議:

1-人事業務,雙管齊下。抓人事,團隊才會有士氣、有戰鬥力;抓業務,找到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士氣和戰鬥力才能轉化為戰果!

2-運籌帷幄,身先士卒。盡管管理學理論經常将經理比作“隊長”或“教練”,但前線的銷售管理者更類似于“隊長”而非“教練”。管理者不能脫離戰鬥,銷售管理者不能遠離客戶。

3-氛圍民主,紀律嚴明。流程、規則、制度就是批量操作的自動化程序。如果管理者掌握了這個技能,就掌握了利用人力杠杆撬動更大團隊的奧秘。

4-善用激勵,獎懲分明。正向必獎,負向必懲,獎懲及時,循序适度。①銷售激勵要嚴格遵循“多勞多得,優勞優得,所見即所得”的原則:激勵兌現周期一定要匹配銷售周期。②銷售人員需要精神激勵,但不能脫離物質談精神,所有激勵的基礎是有吸引力的利益分配。脫離了物質激勵談榮譽激勵就是畫餅充饑。

5-強大心力,能夠承壓。銷售人員的競争是激烈而殘酷的。優秀的銷售人員都有一顆冠軍的心,冠軍文化是刻在每個銷售團隊骨子裡的。優秀的銷售人員有更強烈的競争意識、執行意識;有極強的單兵作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高的情商;對市場、産品、客戶、競争對手有非常直觀、清晰的感知。銷售管理者需要心力強大,能量充沛,才能帶領團隊持續前進。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