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不必讓梨

一名著名的美國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挑選出了50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行各業都是獲得了卓越成就。

這位心理學家,也選出了50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别寫信給他們。同時,也請他們談談母親對自己的影響。

這100名的回信中,有兩封信給他的印象最深刻。一封是來自于監獄的一位服刑人,另一封是來自白宮的一位著名人士。

他們談的内容中,不約而同的竟然都是在小時候,母親分蘋果給他們兄弟的經驗。

來自白宮的那位人士這麼寫着:

「小時候,有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的,綠的,大小是各不相同。

我和弟弟都争着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要得到它。

...

很好,現在讓我們來做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個人一個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完成的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利得到它。」

我們三兄弟依照媽媽的要求,進行除草比賽,結果我赢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

「我非常感謝母親,他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至要的道理:

要想得到最好的,
就必須努力成為第一。

她一直都是這麼教育我們,也是這麼做的。

在我們家,想要什麼好東西,都要通過比賽來赢得。這很公平,你想要什麼,想要多少,都必須為此付出努力和代價。」

巴菲特曾說:「你想擁有什麼,你必須争取讓自己匹配得上。」

那位來自監獄的服刑人在信中這麼寫着:「小時候,有天媽媽從超市買回來幾個蘋果,大小各不相同。

老媽很清楚,我和弟弟都挑上了一個又紅又大的。這時候,我看老媽的眼睛瞪了弟弟一眼,責備他說:我的孩子,要學會尊敬哥哥,也要把好東西讓給别人,不能總想着自己。」

于是,我靈機一動開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

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臉上親了一下,并且把那個用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我。

...

我得到我想要的東西,
但從此我學會了說謊。

「以後,我學會了打架、偷、搶樣樣來;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我一直不擇手段,直到現在的我,被送進監獄。」

母親是孩子的啟蒙教師,是孩子有生第一任老師;

媽媽這支推動搖籃的手,也就是推動世界的手;對孩子今後造成的影響至極,是最大的助力,也是最大的拉扯力。

媽媽可以叫他做個永遠努力争取第一的人,可以教他做一個誠實的人,但也可以教他第一句謊言。

如果您是孩子,請把這個故事說給媽媽聽。

如果你是當部屬的,請把這個故事說給上司聽。

如果你是為人父母或者是上司,請認真、用心去實踐它。

如果你是為人師表,請你正信、正心、正見、正念并正行。

要成為赢家,就不能做辛苦了一輩子,卻"隻有辛勞,沒有功勞"的烏龜;也不能做暴殄天賦卻不時懶散的兔子。

時間不等人,它不會同情弱者,隻有找出你的特色優勢,專注聚焦,深耕領域,自然能出類拔萃。

...

...

...

...

...

...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