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探索:和合之力

圖文/喜悅

...


曾經許多時候會“同情弱者”,那是一個習慣性的動作。

但後來慢慢發現,這個動作裡除了對弱者的同情,還有對強者的對立。

以同情弱者的方式,來表達對強者的抗拒和憤怒,潛台詞是:都是因為你他(我)才會這樣。

你應該被懲罰,你應該遭報應……這種對施暴者,加害者的不滿,無形之中在鞏固自己的受害者體驗,以及自己對抗意識。

這種無意識自我的對抗,讓自己始終跳脫不出那個“受害者”的循環,或許對受害者,對弱者的同情,可以使自己的自我感覺到自己的“強大”。

是的,它走不出來。因為那不是真正的悲憫,以對抗一方而同情另一方的方式,隻是在激化更深的矛盾與沖突,加劇内在的分裂而已。

弱者是以對立強者而存在的,沒有強者也就沒有弱者,是誰在創造這樣的對立,是内在什麼樣的“觀念”創造出這樣的對立,自己還沒有搞清楚。

沒有搞清楚自己,隻是習慣性地去“同情弱者”,會一直掩蓋那個問題的真相。

自己不可能成長,也無法真正利益到身邊的人,他們可能是自己的父母,伴侶,孩子,兄弟姐妹……

關系會被自己的“介入”搞得更糟糕,分裂之心,即是敵對之心,它沒有什麼公正可言的。

強烈的對立心,會一直認為強者是錯的,是不好的,這隻能創造一種可能,那就是自己永遠都會處于這樣的弱勢群體,譴責強者,期待更多人同情自己。

這樣的思維模式定型的時候,也是自己命運定型的時候,固化的思維是不允許自己成為強者的,它會讓自己感到害怕,并時刻嚴苛要求自己。

以分裂之心“同情弱者”,是無法給予那個弱者,或者受害者真正的力量。“同情”像一個溫柔的沼澤地,除了讓弱者感到安慰之外,亦會強化他的憤恨之心。

這些是自己的親證,它們曾經無數次發生,而自己卻是在許久之後了解到的。

解散内在的分裂,不過分同情弱者,亦不過分批評強者,隻是保持警覺,觀察這些現象背後的因由,會讓我們有更多地看見與了解。

它會破除我們的執着地認定,讓我們看見自己的局限。是的,不論我們同情或者支持任何一方,任何一種現象都在損壞我們的完整的,具有療愈性、理解性、包容性的能量。

我們的清明智慧正在遭受破壞,而那個破壞性隻不過是内在觀念的滋長而已。


……

——#内在探索#覺知力書寫營#回歸自己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