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高樓處,燈火已闌珊
【原創聲明: 本文由簡書賬号禦承揚原創, Copyright (c) 彭友聰All Rights Reserved 】
書上的有些言語,注定需要人生經曆去做注腳。《道德經》起手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年少初讀,并不覺得有什麼驚豔、動人心魄的地方,而今,百歲人生已過四分之一,才知“非常”不是所謂的非常,不禁想起了自己天天面對的編程中的相關概念。
除了書,生活中還有很多,在長大後再次身臨其境時,會五味雜陳的事情和物品。那時感受,不僅僅隻是物是人非的感受,還有對昔日的漠然處之的後悔。時間是腐蝕性很強的氧化劑,人、事、物,誰都經不起它的催陳。
石闆小橋,依依流水繞,老翁垂釣貓狗鬧。這一幕,曾經設想過很多次,覺得自己蒼顔白發後,當是如此,一如覺得家鄉河道兩岸,會始終蓊郁蔥茏、橫亘如綠龍,卻不曾料想有朝一日竟然成了光秃秃無一棵的模樣,更沒有想到小橋流水與闆橋霜,都會悄然離去,終究是年少懵懂當局迷。
未必是消逝太快,可能是自己走得太遠。“人生,和夢不一樣,每走一步,都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即使是遺憾,那也是獨一無二的。”,這句話,是台詞,來自今天更新的《凡人修仙傳》中的最新一集,讀來令人起感慨。這部動漫的某些片段,真的就像是在刻畫我的過去。專心于修習理論和技術的這些年,面對的隻有書本和電腦,不可不謂孤獨。
但,我從來都不後悔當初的選擇,更不會認為清淡獨我的生活,有什麼不好的。活得通透,總比活得苟且要好。為了自己的步伐能夠堅定地超前,我主動斷聯了很多昔日玩得很好的夥伴。在人生的荒野中,自己要長成擎天巨樹,就不能有太多牽絆,禍福總潛藏在當斷不斷的牽絆中。
時間洪流裡的我們,隻是一葉扁舟,為了一起随行而慢慢走,那麼在前頭可能就會一起被掀起的風浪痛擊,而這,本來可以憑借迅猛的航速去避免的。
也許因為不是書香門第的出身,身邊很多夥伴,雖然都很不錯,但卻沒有一個像我這樣博覽群書的,面對這種差異,我也隻能玩歸玩,畢業了大家各自三吧,因為不喜讀書的他們、她們,注定不可能站在和我一樣的思想高度上,去看透這個光怪陸離的紅塵俗世。
“半生浮沉,莫問那舊事前塵”,繼續以這種不混日子的态度,大步往前走,是對過去的最好交代。前路漫漫,也許所相逢的,一直都是陌生面孔,但也可能突然遇見一個熟人,畢竟走向終點的道路,從來都不止有我走過的那些。闊别多年的他們或她們,經曆蹉跎後,或許迎來了突然開悟的某一刻,也開始逆流朝上的溯遊,屆時再相見,就真的是我上高樓蓦然回首,那人在燈火闌珊處。
這種局面有存在的可能,然而這種可能性的顯著趨勢,不一定能跟得上我思考的速度,所以,與其對重逢故交于岑渺雲端處,抱着不切實際的念想,不如倘若接受一路都是過客的現實。
我的微信好友,已經不再新增,甚至開始被我删減。既然已經找不出共同的話題,又何必延續這種尴尬的關系呢?斷舍離,于我而言,如同吃飯睡覺一樣,是可以果斷履行的。我從來不會有情感負擔,因為我始終将情感控制在理性之下。向我博同情,必須得能夠用道理說服我,否則我是不會動容的,更不會給出指點和幫助。
對于凡夫俗子而言,超然物外就是離經叛道,然而,這不過是他們處在了浮雲遮望眼的高度,看不到澄澈千裡無無雲集的更高地方的風景,所以,才會有小人度君子之腹的說法。
看到難得的風景時,我已經不再想着私發給某個人,而是直接公開發布,以及寫一篇文字記錄一下,然後靜靜地做一個姜太公就行,若真的已經有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肯定會自己來找我;不然,你自以為是分享美好的私發,對方眼裡看來卻隻是緣木求魚罷了。
- 上一篇 《江海戀》-原著作者周勇
- 下一篇 感謝二美老師分享的《夜航西飛》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