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童年的一點黑色記憶

在我上小學的時候,伯伯因為出國不能守在爺爺奶奶身邊,于是便跟爸爸和叔叔商量讓我和妹妹在爺爺奶奶身邊上學,以使得爺爺奶奶的晚年不孤獨,而随後我和妹妹便也當真因為這個理由在爺爺奶奶身邊住了7年——從6歲到13歲,性格塑造最重要的7年!雖然是在同一座城市,雖然周末爸爸都會來接我回家,雖然爺爺奶奶對我也非常好,可是對于年幼的我來說,有爸爸媽媽在的地方那才是家。

那個時候,雖然我吃喝不愁,成績優秀,甚至基本的生活技能也不假手于人,可是我依然不開心,而理由隻有我和妹妹才知道。在某個夜晚,昏黃的床燈下,妹妹問我:“姐姐,我們為什麼要這樣生活?我有時候覺得我們兩個其實特别可憐。”我摸了摸妹妹的頭發,讓她不要想太多,但下意識卻也在努力讓自己不要想太多。是啊,世界上從來都沒有感同身受這種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曆,其他人又怎麼會理解我和妹妹的心情?又怎會理解在疼愛的爺爺奶奶身邊為什麼還會有我和妹妹這種不知好歹的白眼狼?可事實是,我和妹妹當時也還小,也會想要和父母撒撒嬌,畢竟有些話可以跟父母說,可是卻永遠都不會跟爺爺奶奶說,有些想要的東西,也永遠不會告訴爺爺奶奶,而我們情緒上、生活上大大小小的變化,爺爺奶奶也永遠不會發現,更不會跟我們進行溝通和交流。于是久而久之,想要的,我們永遠都不會說出口,因為我們學會了不要;想說的,我們也永遠不會說出口,因為我們學會了不說;還有想念的、怨恨的、委屈的、害怕的、驕傲的、屈辱的,我們也統統不會說出口,因為我們學會了自我消化。知道第一次來大姨媽母親不在身邊的恐慌嗎?知道奶奶不管不顧非讓穿上20年前叔叔小時候衣服的窘迫嗎?知道總是用鉛筆頭以至于同學要給我捐筆的尴尬嗎?知道不知道該穿什麼衣服,于是同學穿什麼我就穿什麼的無助嗎?這些我都經曆過,而且不止是這些。那段歲月就像是一片黑色的幕布,所有人都覺得我已經強大到可以獨立生活,可是隻有我知道,我之後将用一生的時光去修補那幾年我所缺失的愛和溫暖。

小時候不懂,隻知道不快樂,但我長大後便明白了,我不快樂的根源在于我沒有選擇權,也就是說在這件事情上,從來沒有人問過我和妹妹的意見,也從來沒有人問過我們是否願意離開父母,轉而去奶奶家上學、居住,而伯伯、爸爸和叔叔,無論他們跟我們的關系有多麼親密,他們都無權決定我和妹妹的人生!事到如今再說這些似乎真的沒有什麼意義,但願前車之鑒可以給後來人以警鐘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