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夜為眼

鄭重聲明:本文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114期“夜”主題活動。

...

關注這位簡友,緣于他的簡書名,以夜為眼。姑且稱為他吧,這份通透和對于夜的聆聽,體現在他的詩歌中。樸素的文字,總是不經意間觸動到你,輕聲吟誦,對于生命,對于生活,對于孤獨與熱愛……仿佛觸摸到自己那些心中明白而拙于表達的情感。

忘記誰說的,你的每一份經曆都會增加生命的厚度,是你寶貴的财富。但真實就是,每一個天真而率性的笑顔都緣于有人願意為她(他)守護。

而在深冬,寂靜的夜晚,當你學會以夜為眼,是一種妥協,自洽更是一種心領神會。贊歎這位文友的簡書名之餘,亦學會了聆聽。聆聽深沉的夜裡自己的聲音,透過夜的妖娆與媚惑,溫柔地交談,與自己的心。

在北方,冬天的季節,夜晚恰是最有感覺的。屋外白茫茫一片,飛雪任性得很,想下就下,想停則停,沒什麼道理可講。卻并不讨厭,貓在客廳溫暖的地闆上,月華如煉,捧一本書,倦了将鼻子貼在冰涼的玻璃上,雪花偶然停留在玻璃上時,仿佛連鼻尖都能感覺到它的涼意。用手輕輕拍打,潔白的雪精靈紋絲不動,不禁為自己孩子氣的舉動失笑。

當整個冬夜都陷入寂靜的時候,屋外的冷讓屋内的你更加慵懶起來。飲一杯茶或者吃點小零食獨自享受夜的寂靜。那些生活中的小故障,不圓滿都變得無足輕重起來,因為你還擁有冬夜。卻并不寒冷,一屋可以遮風雨,一個人的日子因為有夜的陪伴,也并不難熬。

或者,喜歡瞎思量又不善表達的人,應該更喜歡冬季吧,在黑暗裡與自己的心靈無聲交流,靈犀相通,甚至燈光都不需要,隻有星光就已經夠用。

汪曾祺在《人間草木》中寫過:“在黑白裡溫柔地愛彩色,在彩色裡朝聖黑白。”

夜是孤獨的旅者,褪去日的繁華和喧嚣,如久久跋涉的老者,眼睛裡都是故事,頭發裡都是白霜。眯眼端坐着,也許是靠着。無妨,他們的内心那棵花樹早已長大,風一吹滿室芳香。

漆黑的夜晚,以夜為眼重讀那些存檔的故事,偶爾發出憂傷的低歎,更多是對生活滿足的喟歎。那些來時的路啊,也是被路燈照亮過的,一燈如豆,隻要是曾為你留的,便是黑白與冷暖的界限。

哪還有那麼多話說,無需多說,寂靜,自然,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唯有意會才能讓人心領神會,冬夜的寂靜就适合這樣默默感受,慢慢品味。

喜歡這份寂靜,尤其是萬籁俱寂,落定塵埃,關閉了喧嚣之後,窗外的星星和燈光,就是最美的風景。

孩子說:“媽媽。”

媽媽說:“我在。”

孩子又說:“媽媽。”

媽媽說:“我在。”

……

媽媽之對于孩子就如星星,星星一直在那裡亮着,隻要你擡頭,就能看見她們。

小時候外婆說,她以後老了會變成天上的星星,一直守護着我。長大後,我覺得她騙了我。年長後,在夜的寂靜裡,外婆那顆星星好亮好亮,無論我在天南海北,她一直在,外婆沒有騙我。

而我,也終将會變成一顆星子,在夜的星幕裡靜靜地守護我的孩子。

一代,又一代。天空繁星閃耀。

夜色無邊,星耀小窗,夜色裡的燈光與星辰遙相呼應,仰起頭,似乎心緒與星星都不遙遠。

我想,這就是最好的人生吧。

經曆了日的明媚,夜的斑斓,守到了黎明。穿行過黑暗,在星耀之下依然還相信陽光。生命卑微又高貴,因為生命那麼的脆弱,卻又那麼的頑強。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因為有要守護的人。想要在夜的沉寂裡相守,因為隻有夜能容納所有的五彩斑斓,歸于沉寂,然後聆聽彼此的心跳和呼吸。

無比珍貴。你的心跳還有呼吸,是世上最美麗的聲音。

也曾在寂靜時光裡,焦灼無序地接受生活賦予的痛。躲在寂靜的角落,撫慰着自己的傷。時間禁锢着滄桑,歲月擱淺了心聲,在寒冷的季節裡,也曾迷失徘徊,也曾憂慮無助。

惟有夜,不會嘲笑你,它安靜地陪伴在你身旁,用無聲的溫柔撫慰你。不為你擦去淚水,因為它知道,哭過笑過,雲淡風輕。

雖然世事涼薄,我們依舊深情地活着。

以夜為眼,那些存檔的記憶被細細地撫平,再加一把鎖,深深地藏起來,擁抱深夜,安然入睡。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