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武藝是哪十八般?
人們常說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那十八般武藝,
是指哪十八般呢?
十八般武藝的說法,
其實很早就有流傳。
早在南宋學者華嶽的
《翠微北征錄》卷七中就提到:
“武藝一十有八,而弓為第一”
後來到了《薛仁貴榮歸故裡》
《功臣宴敬德不伏老》等元雜劇中,
就直接稱“十八般武藝”了。
十八般武藝,
其實并沒有固定的說法。
比如《水浒傳》第二回中,
九紋龍史進,
請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
點撥十八般武藝,
提到的十八般武藝是:
矛錘弓弩铳,鞭簡劍鍊撾,
斧钺并戈戟,牌棒與槍杈。
铳,chòng,發射火藥的兵器,火铳或鳥铳的铳。
撾,多音字,繁體是撾,老撾中讀wō,
其餘時候讀zhuā,有說法稱該武器末端有爪狀。
撾,有一同音形近字,檛zhuā,似杖的一種兵器或指馬鞭,
因此有争議,有觀點認為十八般武藝中,本應為檛。
钺, yuè,似斧的一種兵器。
牌,或指藤牌,藤條制的盾牌。
杈,chā,似叉的一種農具,
也是樹杈和枝杈的杈(此處現一般讀chà)。
明代學者謝肇淛的
《五雜俎》卷五中,
提到的武藝十八般,是指:
弓、弩、槍、刀、劍、矛、
盾、斧、钺、戟、鞭、簡、
槁、殳、叉、杷頭、綿繩套索、白打。
淛,zhè,同浙。
槁,gǎo,枯木,也指幹枯,槁木和形容枯槁的槁。
有觀點認為,該兵器為鎬ɡǎo,後演變為刨土農具,也是鎬京的鎬hào。
殳,shū,似杖的一種兵器,常頂端有棱無刃,部分帶金屬刺球和矛頭。
杷,杷pá,通耙,枇杷的杷,是兵器也是一種農具。
白打,徒手打鬥。
我們可以看出,十八般武藝,
有時候就是指十八種兵器。
人們常提到的十八般兵器,
說法其實源自十八般武藝。
比如相聲藝術中,常說的十八般兵器:
刀槍劍戟,斧钺鈎叉,鞭锏錘抓,镋棍槊棒,拐子流星。
镋,tǎng,似叉的一種兵器。
槊,shuò,即矛。
拐子,短棍上有與其垂直的短橫木(作手柄),戲曲中常見。
流星,流星錘,鐵鍊與鐵錘組合而成。
現在說精通十八般武藝,
通常是泛指會使用多種兵器,掌握多套功夫甚至技能的意思了。
- 上一篇 快樂與愛
- 下一篇 【898】有欲望,從來都不是壞事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