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審言

作者:宋之問

卧病人事絕,嗟君萬裡行。

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

别路追孫楚,維舟吊屈平。

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

此詩情真意切,樸實自然,采用直說和用典雙管齊下的手法,以“嗟”字貫全篇,寫得情意深摯,是宋之問詩作中較有意義的作品。

詩的前四句通俗曉暢,選詞用字,不事雕飾,抒發感慨,委婉深沉。首聯直起直落,抒寫自如。“卧病人事絕,嗟君萬裡行”,叙事寫情,平坦直露,正如實地反映了詩人作此詩時的處境和心情。

當時,詩人卧病在家,人事隔絕,社會交往甚少,自不免孤零寂寞之感;偏偏這時又傳來了友人因貶谪而遠行的消息,使詩人有寂寞之感,更是惆怅倍增,感慨無限,為全詩定下了凄傷哀怨的基調。

“嗟”字用得好,自然而又蘊藉:一是惜别,因同知己離别而怅惘;二是傷懷,為故人被貶而感傷;三是慨歎,由友人被貶而感慨宦海沉浮,寵辱無常。這一“嗟”字,直貫篇末,渲染了一種悲涼沉重的氣氛。

“河橋不相送,江樹遠含情”,緊扣“嗟”字寫惜别深情,突顯出詩人的思想感情曲折起伏、波瀾疊出,又寫出了想象中的送别情景:朋友遠行,詩人因病不能相送,傷别之情倍添一層。

這時詩人忽發奇想,以江邊依依楊柳比心中纏綿之情,虛景實情,渾然無迹,樸實自然,蘊藉深厚。第四句流露出詩人身雖未去河橋,而其心已飛往江濱,形象而含蓄地寫出了詩人自己與友人的深厚情誼,使“送别”二字有了着落,與第三句對照起來看,又是一層波瀾。

“别路追孫楚,維舟吊屈平”,詩人圍繞“嗟"字,既暗點友人杜審言的貶谪,交代其行蹤,更是以孫楚、屈原的身世遭遇,喻友人杜審言才學之高超、仕途之坎坷,以及世道之不平,寄托了詩人對宦海沉浮之感和對友人杜審言的惋惜之情。

孫楚,西晉文學家,名重一時,但“多所淩傲,缺鄉曲之譽”,年四十始參鎮東軍事。屈平才華卓絕,遭讒被逐,流落沅湘,自沉汨羅而死。賈誼貶長沙王太傅時,途經湘水,感懷身世,曾作《吊屈原賦》。

友人杜審言也是個“恃才謇傲”的人,此番由洛陽流貶吉州,正好取道兩湖,浪迹潇湘,沿途恰是前賢足迹所到之處。詩人借撫今思昔,感慨友人杜審言仕途坎坷,惋惜之情躍然紙上。

最後兩句“可惜龍泉劍,流落在豐城”,仍用典故,以“可惜”歸結“嗟”字。詩人用龍泉劍埋豐城的故事,暗點出友人的貶所,寄寓了懷才不遇的慨歎,同時也是對友人的安慰,暗示他會被再度起用,重施抱負。

這兩句典與事融,密不可分,富有形象性和藝術感染力,收到了一石三鳥之效。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