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隔離了,兩天後又出來了

前幾天,一塊熬夜加班的同事還感慨:什麼時候也享受下隔離待遇,啥也不幹,哎,就是天天躺着。

一語成谶,沒多久北京出現一例新冠陽性患者,她的行動軌迹也在單位附近幾個商場,附近居民全員核酸,有不少人被隔離或者居家監測。

令我郁悶的是,這個“谶”最終沒落到這位同事身上,反而我“中招”了。因為元旦期間我曾外出,和這位患者有過時空交集,便成了重點關注對象,單位安排我進行隔離。

...



兩天後,溯源結果公布,該患者11号接觸國際郵件才感染病毒,此前與之無關,又是層層謹慎研究後通知,隔離解除,可正常上班。

時間不長,事情不大,卻讓我有一些不同的感受。以前病毒肆虐,但始終未波及自身,該配合也配合,但多是旁觀者心态。如今一些狀況撞到自己身上,其實并沒有自以為的淡定——

我在得知軌迹有重合的一刹那,也曾想過瞞報。

這些天,還有很多事尚在安排來不及做,一旦上報,進行隔離,差不多過春節才能結束,很多事經不起耽擱。那個時刻我心起了僥幸:假期間來來往往那麼多人,未必能查到自己,況且已經過去這麼多天,感染的可能性也很小,如果隐瞞下來,或許并沒有問題。

找了諸多理由想給自己找借口,但在一個詞面前都不堪一擊:

萬一呢?

不止是“萬一”,“十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千萬分之一”,但凡有那麼一絲絲可能性,後果就難以承擔。不管自己有什麼事,此刻防疫就是天字一号的大事,這時候的僥幸害人害己。

所以在短暫的思想交鋒後,我選擇如實上報,心裡确實輕松許多,但同時也湧起羞愧情緒。

平時看到一些不配合防疫、瞞報偷跑等新聞,會覺得不可理喻:正常報就好嘛,這是在幫你又不是在害你。總認為自己三觀正、覺悟高,沒想到這種事到自己頭上,竟然也會猶豫、退卻,甚至想到隐瞞和欺騙。

可恥!

我看到自己自私的一面,其實這是人的天性,幸運的是我沒有被它吞沒,理智還是告訴我,這種事做不得。

可我又想,如果不是因為之前有那麼多案例以警示,我就是當年第一個想要逃脫疫情管控的人,還會最終做如此決定嗎?

我必須慚愧回答:不知道。

那時候懲戒的力度相比“回家的誘惑”,還沒有顯現出十足威力,那些足以讓我僥幸的借口說不定就真促成我心一橫,做出自以為有利于自己、而枉顧大局的錯事。

真得很難預料,說别人義正辭嚴,到自己身上卻左右掂量、反複衡量、前後計量。我知道正确答案是什麼,但誰能保證不會想去賭一把“抄近路”“走捷徑”呢?

而且這一情況又豈止是當下疫情,問自己:痛恨官員貪婪,若我在那個位子,可否抵住送來的财物?鄙視明星堕落,若我有那般條件,可否避免沉溺享受?不屑名人嚣張,若我得到那麼多吹捧,可否不會忘乎所以,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

我相信自己本性,又心知誘惑太多,若讓我完全抵制,坦率地說,這太難了。我不是聖賢,有欲望有惰性也有陰暗面,看不清這一點,可能我會被“打倒”得更快。

但人的這些惡習并不是可以放棄原則堅守的理由。有欲望就要有節制,有惰性就要有自律,有陰暗面也要有正能量,在這“正負”的拉扯中,才會獲得真正的曆練和成長吧。

有人說,為人是一種修行。我理解,“修”的不是某種宗教信仰、某種衣食習慣、某種教條口号,而是要到紅塵中滾一圈,紅的黑的都要去觸碰,好的壞的都要去經曆,善的惡的都要去回應,才知道自己的心是不是堅韌。

...

還好,我的誠實沒有耽誤太多事,兩天後就解除隔離。我想解除的不隻是我的自由,還有對自己的認知。或許以後在面臨類似的選擇,甚至更加艱難的考驗,我會答得更果斷、更堅定、更自信。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