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月亮與六便士》
不同于以往的感想,這次我想另辟蹊徑, 談一談人性的高尚與卑劣。
人人其實都是懂藝術的,他們每天看到的一棵樹,喝到的一杯水,吃到的一塊糖,種種種種,其實都可以算作藝術; 藝術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被展示出來,隻是看人們的需要而已。
其實大多數時候, 人總是會被困于精神以外諸如柴米油鹽之類的物質枷鎖裡, 找不到生活樂趣,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要麼是徹底淪為錢權名利的奴隸或工具,要麼是找不着半點頭緒, 總是陷入混沌、虛無中。
無一例外的, 人總是希望找到自己生命中相較其他自以為普通之外的最鮮豔的那抹色彩。
于這個世界來說,人倒是非男即女; 于我們來說,這個世界倒并非是非黑即白,假若真是如此,這樣的世界大概隻存在照片裡。
對于人性來說,其實可以兼存卑鄙與偉大,邪惡與善良。
可以說,當一位首相或是總統離職後,人們往往會發現他是一個光說不做的演講家;當一位将軍退伍還鄉,人們也常常會發現他昔日的英雄事迹其實也平淡無奇。
人總是如此的, 論功行賞時,有人會是大言不慚,直接邀功的;有人會是高風亮
節,内心仍會起伏不定; 自然也會有渾水摸魚,也想分一杯羹的,這些已經司空見慣了。
你或許想象不到一個家庭美滿, 事業有成的人會做出抛妻棄子, 不顧家人反對這樣如此不現實、甚至惡劣的怪誕荒唐的行徑; 周圍人或許不能理解,他為什麼要如此執拗地要去巴黎追求繪畫理想,或許隻有他自已知道他在為他炙熱的靈魂尋找一片甯靜的土鄉。
最後的他完成了一件最偉大的藝術品。
在了解他過往的一切後, 人們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他, 想到的恐怕隻剩下高尚與卑劣這兩個代名詞,以及, 他所完成的那件令人感歎的藝術品。
在月光下,這些理想都顯得相當庸俗, 盡管如此,這仍不妨礙他的這份陳舊成為一份理想。
這份藝術帶着他獨一的高尚 與卑劣沉在了塔希提。
故事到此結束,藝術并未因他停留, 它将帶着人的或高尚或卑劣的欲望繼續遊走, 遊走在為它觀賞,為它迷倒,為它傾頹的每一個赤誠的靈魂身上。
- 上一篇 低調·謙和·穩當·理智
- 下一篇 淩霄贊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