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為何在宋代興盛
百度雲:唐詩與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唐代被稱為詩的時代,宋代被稱為詞的時代。詞源于民間,始于唐,興于五代,盛于兩宋。
那麼詞為何在南北宋時代興盛起來呢?
在聽戴建業老師的《高能宋詞課》裡,诠釋了這一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很有意思。
第一方面,是文人的勝負欲。
對宋代文人來說,唐詩是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不論是寫作題材,還是風格特色,抑或是表現手法,唐詩幾乎全部涵蓋。有這樣一位巨峰屹立在前,宋代詩歌很難再有所突破。
珠玉在前,宋代人既難以逾越,也倍感壓力。對于這些滿腹經綸的才子而言,他們是有文學野心的,渴望開辟自己的文學版圖。
既然正面“硬剛”行不通,那不如彎道超車,看看别處有沒有機會。宋人環顧四周,就發現了尚未開墾處女地,就是詞。
第二個方面,是宋人的精神氣質與審美趣味。
宋代不像唐代那樣開疆擴土,社會生活也不似唐代那樣波瀾壯闊,文人也很少有唐人那般的金戈鐵馬、豪邁激昂。
宋代的社會生活不是外拓型的,而是内斂的、精緻的、有限的、繁複的。
不同于唐人的昂揚自信、豪情萬丈,宋人敏感細膩、理性内斂,有着極其雅緻的審美趣味、極其深厚的文化素養、極其淵博的書本知識,但同時因為軍事孱弱、外憂内患,宋人又呈現出一種焦慮和幻滅的心理,情感世界更加細膩和敏感。
恰巧,詞這種文件,最能滿足宋人的情感需求,也最能吻合宋人的審美趣味,它娓娓道來,長籲短歎,述說着心事,描繪着心聲。
這樣的詞風與宋代文士風,兩者是一拍即合。
第三個方面,是宋代繁榮的商業文化。
宋代經濟高度繁榮,城市文明高度發展,一些大都市也随之形成。
最重要的是,宋代不像唐代那樣,實行嚴格的宵禁制度,這就使得宋朝的那些大都市,夜生活極其豐富,甚至整夜都燈火通明。
我們試想一下,像汴京城這樣有着上百萬人的大都市,沒有互聯網,沒有電影院,又沒有電視機,更沒有手機,上百萬人聚集在一起,長夜漫漫 ,得找點樂子。
難怪戴建業老師說,詞是上天專為宋人準備的禮物。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