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每天推薦一本書 || 第2056天
大多數的人來到世上都是湊數的。為了一口吃的,
天天奔波操勞,絞盡腦汁各種算計,無非就是讓自己的飯碗稍微大一點,其實和飛禽走獸也沒有什麼區别。如果硬要說貢獻的話,最大的貢獻就是傳宗接代,讓這個世界又多了一些湊數的。
——季羨林
----【書朋撿話】
積矽步,至千裡,日複一日,靜待花開~
【每天推薦一本書】第2056天
又是美好的一天。
今天,朋朋推薦的這本書是:
【2024】《鮮活的經濟學》
作者:[美] Peter J. Boettke
美國喬治·梅森大學經濟學與哲學教授,同時擔任詹姆斯·布坎南政治經濟中心副主任、美國市場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胡佛研究所國家研究員,以及俄羅斯科學院、馬克斯·普朗克經濟系統研究所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客座教授。
首先是本書的内容簡介:
任何人都能從中抓住經濟學脈絡,感受到經濟學活力的通識讀物,作者按照“森霍爾茨—羅斯巴德—博爾丁—薩缪爾斯—圖洛克—奧斯特羅姆—拉沃伊—伯格—米塞斯—柯茲納—哈耶克—布坎南”的順序,以第一人稱的口吻介紹了這些經濟學大師的研究成果和觀點,并導出他們觀點的繼承、學習、交流、辯論和碰撞,從而為讀者呈上經濟學的諸多觀點、原則和方法論。作者通過對這些經濟學大師逐個分析、互相對比,同時結合曆史與當下現實對主流經濟學理論進行批判性的反思和揚棄,展現出經濟學在其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永恒的特質——鑽研學術的精神是“鮮活的”,經濟學觀點是“有生命力的”,這就是它能為紛繁複雜的經濟社會源源不斷地提供良方的原因所在。作者在陳述的過程中還創造性地提出了“主線經濟學”,作者認為,經濟學研究應當強調過程和規則(而不是結果),貼近現實與市場(而不是模型和假設)。
作者希望本書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經濟學,并發現經濟學朝氣蓬勃,永遠飽含生命力的一面,而不再認為經濟學是一門沉悶的科學。
接下來看書評:
①
作者是一個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擁趸,同時又是大學教授。占據大篇幅的就是他對于很多奧派經濟學家的主要觀點的闡釋,夾雜着多種經濟現象作為例證,同時也說明了經濟學家/教師的社會作用。通過此書可以走馬觀花了解下大師們的主要觀點和其實證作用,由此也終于明白為什麼持相反觀點的鮮活的經濟學家都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②
經濟學家的認知方式:實驗科學,以人為實驗對象。 奧派代表人物,了解奧派的譜系脈絡,抽樣讀了幾章,明顯重點人物是:米塞斯和哈耶克,出現次數太多啦。等主題閱讀經濟學再翻出來。 塔勒布推薦。 另《人的行為》是神作
③
本書介紹了經濟學發展的主線,講了經濟學家的責任,也講了經濟學人和經濟學的緻命的自負。
關于這本書,就介紹到這兒
最後是這本書其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原作名】Living Economics: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ISBN号】978-7-5217-5191-8
【中圖法分類号】F0-49
【主題詞】經濟學-通俗讀物
我們明天,見。
。。關注朋朋,遇見好書、遇見自己。。
添加新評論